首页 > 聚焦 > 详情
微纪录片《延安记忆》:跟着照片“回延安”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4日 09:16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吴华

  由央视频推出的微纪录片《延安记忆》近日在央视频客户端播出,以延安电影团摄影师程默拍摄的200余幅聚焦百姓生活的珍贵照片为线索,从不同维度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抗战历史和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征程,包括《程默的宝箱》《青春向延安》《延安大生产》《烟火文艺人》《地道延安味》《军体新浪潮》《一洞一世界》《延安小朋友》 8集。

  “多拍人民群众,多拍新人新事”

  “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我打开了这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子,打开那一下,我就有点愣住了,里边有好多半透明纸的底片袋,每个底片袋里都有一张底片本身是黑白的负片,有的场景已不能辨认出来,最后整理洗印出来,才发现是我父亲当时在延安时期拍摄的一组普通老百姓的照片,我觉得特别震撼。”程默之子、摄影家程京京动情地说。

  其实,这些照片的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据介绍,当年程默为了抓拍毛主席的工作照,又怕打扰他思考,就躲在窑洞的窗外偷拍。毛主席听见相机的声响,就边整理衣服边走出窑洞说: “我一听到机器响,就知道程默来了。因为机器一响,程默也就不沉默了!你们要节约一些胶片,多拍一些战士和群众,多拍一些新人新事,不是更好吗?”

  之后,“多拍人民群众,多拍新人新事”成为程默牢记在心的准则。他走遍延安的街头巷陌、田野乡间,用镜头捕捉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瞬间。微纪录片中呈现的照片,有农民的辛勤劳作、有妇女的莞尔一笑、有孩子的天真烂漫、有战士的秣马厉兵……围绕这些珍贵影像缓缓叙事,延安淳朴的民风、融洽的军民关系、平等的社会氛围跃然而出,生动细致地还原了延安时期的人物风貌。节目中多位专家和革命后代细致地还原出更多照片的幕后故事,解读珍贵的历史资料,找寻延安时期的珍贵瞬间。

  “程默老先生本身是一个极质朴的人,跟老百姓在一起,那么亲密无间,他来拍这些百姓的时候,百姓不觉得别扭,不觉得难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说。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这一批作品可以说是延安摄影文物级的新发现,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有关延安生活的信息。

  “关于延安,大多数纪录片都将镜头聚焦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以期带领观众见证历史的厚重、精彩。但本片策划初衷源于偶然发现的程默遗留下来的近200张人民群像胶片,意味着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要将发现史料的偶然性与人民立场的必然性进行有机结合,既最大化突出照片价值,也要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延安精神力量。”微纪录片《延安记忆》监制陈晓夏表示。

  主旋律要更文艺地走近年轻人

  微纪录片《延安记忆》在视觉、画风、配音等视听效果方面进行革新,以融合思维深入年轻群体,以网络语态拥抱青年用户,让主旋律以轻松的形式走近年轻人。尤其是微纪录片整体采用轻体量的创作形式,以每集10分钟左右的篇幅讲述一段新鲜有趣的“延安记忆”。主创团队表示,一方面,10分钟的时长符合当下大众碎片化的接收习惯,以较短的篇幅更能讲好红色故事。另一方面,轻量化也带来节奏明快的表达形态,从配音、配乐到动画转场,满足了当下网友对优质内容的真实需求。

  微纪录片年轻态的画风也收获一众好评。《延安记忆》整体采用“动画历史重现+访谈讲述解读”的创作结构,其中动画重现部分巧妙地以皮影戏的形式呈现伟人金句、历史现场等重要历史情节,这一创意之举为微纪录片的画面视觉设计增添了更多新鲜感和可能性。此外,看似CG动画的水墨片头,实则为制作团队的实拍,运用8K/200帧超高清摄像机运镜,将水墨的“形”还原成照片中的“神”,为正片赋予艺术感。在《延安记忆》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始终将“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理念贯穿其中。

  “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色故事,是时代赋予传播者的重大命题。推出《延安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紧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宗旨,从普通人民群众这一视角进行破题,以期缩减观众与历史之间的距离。”陈晓夏表示,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故事,也是在新时代新条件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一次探索。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633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