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省民协赴大英县考察评审“四川卓筒井文化之乡”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6日 11:19 来源: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作者: 任虹宇

4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民协专家考察评审组一行8人赴遂宁市大英县,对大英县申报创建“四川卓筒井文化之乡”进行实地考察、评审。遂宁市文联原主席周光宁、遂宁市文联副主席李召宇、大英县文联主席刘春、大英县文联副主席向波、大英县博物馆馆长蒋铭、大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成朝根陪同考察。

在卓筒井遗址公园考察_副本.png


在卓筒井遗址公园考察

卓筒井坐落在大英县卓筒井镇,是用堆架子套圜刃形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底开凿的小口深井,是北宋(1041-1048)年间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深井钻井技术。这种钻井技术的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井盐生产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开采盐卤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埋地下的油气资源,翻开了人类能源革命崭新的一页,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6年5月,大英卓筒井钻汲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3月卓筒井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1月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2022年11月被四川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革命文物,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遗。

截至目前,大英县为保护、传承、发展卓筒井文化已经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科学编制了总体保护规划,注重传承人及卓筒井文化遗存相关文物和资料的保护,还深度融合利用“卓筒井文化”打造了文旅品牌。

在大英县博物馆考察_副本.png

在大英县博物馆考察

在卓筒井陈列馆考察_副本.png

在卓筒井陈列馆考察

27日,考察组先后前往“蓬基井”“中国死海”“大英县博物馆”“卓筒井陈列馆”“卓筒井遗址公园”“宋井桃源”等地,实地考察大英县卓筒井文化,详细了解了大英县创建“四川卓筒井文化之乡”工作的开展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505105336_副本.jpg

27日下午,专家评审会在大英县宋井桃源大师工作室召开,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前就大英县申报“四川卓筒井文化之乡”进行了专题汇报。他说,卓筒井具有“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唯一性”,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深井钻井技术,揭开了人类向地下探寻宝藏的序幕,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产业结构,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把人类文明引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大英县卓筒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传承有序,在文旅融合方面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下一步还将继续深挖卓筒井“内涵”,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卓筒井井盐文化的宣传展示,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全面有序地对卓筒井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听完汇报,考察组成员孟燕、李祥林、李建中、黄红军、郭建勋、强华先后发言,对卓筒井文化之乡的创建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一是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推荐,保证梯队有序,同时开展口述史的搜集整理工作,留下非遗技艺“活”的资料;二是加强卓筒井相关的当代文艺创作和当代衍生产品打造;三是从精神层面进一步提炼卓筒井文化的内涵意义;四是对“卓筒井”的名称进行更加通俗且意义清楚的解释并夯实大英县作为卓筒井文化发源地的史籍资料证据;五是利用短视频等自媒体,发挥地方专家优势,扩大外宣影响力。希望大英县讲好卓筒井的文化故事,也讲好大英人“天工开物”“人工开物”的故事。

专家一致认为,大英县卓筒井文化基础广泛、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四川卓筒井文化之乡”的创建工作对进一步保护、传承、发展卓筒井文化,促进当地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同意申报。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2.0535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