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在京启动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4日 09:08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王琼

  “今天,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30岁了,今天,也是我第30次站在大学生电影节启动仪式的舞台上。30年里,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从大学生电影节的平台走出来,成长为中国电影界的中流砥柱,也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在大影节得到锻炼,加入到中国电影行业的建设当中,为中国电影事业的腾飞贡献力量。”在4月23日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分享了自己与大影节一同走过的30年,引发参加启动仪式的专家学者、电影界人士及现场大学生的强烈共鸣。

  本届大影节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守军等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作工作汇报,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发布“名导·名城·明日之星”青年影像创作计划。

  在“三十而立——大学生电影节30周年回顾”环节中,黄会林、表演艺术家陶玉玲以及青年演员代表蒋梦婕、朱赞锦先后讲述了他们与大影节的故事。黄会林回顾了大影节在1993年创立之初的情境;陶玉玲回忆起当年考入华东军政大学的场景,“当时我们的校长是陈毅元帅,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为人民服务’”;青年演员代表也表示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大学生电影节精神,与时代、与中国电影同行。

  在“向光而行——大学生电影节30周年特别对话”环节,导演冯小刚表示,大学生是观影的主力军,他们的阅片量很高、审美也很高,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对导演来说非常珍贵。保利影业总经理李挺伟表示,青年是推动中国电影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业界要多为青年电影人才提供平台。工夫影业合伙人朱墨认为,青年、大学生创作者要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多历练、勤写作,同时加强与业界的沟通,让好作品能够及时地被推送出来。

  谈到本届大影节最大的特点,王守军表示,当前的大影节已经成为沟通大学生和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桥梁,是青年电影人追逐梦想、彰显创作活力的重要载体。肖向荣认为,本届大影节更加强调大学生这个观影群体,更加全方位地把线上线下的电影评论结合起来,把“青年之声”作为促进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的声音传递给业界和观众。

  随后,余俊生,孙新军,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王守军,黄会林,陶玉玲,冯小刚,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肖向荣,朱墨上台,共同启动本届大影节。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包括《流浪地球2》《满江红》《人生大事》《望道》《海的尽头是草原》在内的31部“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入选影片并播放入选影片片花。启动仪式后,本届大影节特别推荐影片《瞧一桥》放映,主创人员宋新棋、惠英红、胡先煦与现场观众进行映后交流。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