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专著《宜宾全民抗战纪略》简介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9日 09:43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专著《宜宾全民抗战纪略》简介

文/李键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8月23日,宜宾平民作家丁芝萍女士新作《宜宾全民抗战纪略》首发式暨抗战诗史画卷《浩气长流》展览在流杯池公园吊黄楼举行。

七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抵御日寇的卫国战争,留下了太多的未知和悬念。丁芝萍女士本着尊重历史、让事实说话的宗旨,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她寻找幸存并散落在各地的抗战老兵及知情者,搜索散失于民间的各种实证,查阅各级档案及史志,采访并潜心写作四年有余,积稿八十五万字,写成了这本《宜宾全民抗战纪略》。

《宜宾全民抗战纪略》一书由宜宾人丁芝萍编著,2015年8月中国国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800千字。《宜宾全民抗战纪略》分为八辑,第一辑军事、第二辑日军罪行、第三辑内迁安置、第四辑文化、第五辑金融工商、第六辑交通、第七辑各类三亲回忆、第八辑国殇。本书汇集了宜宾抗战期间的各类史料文图及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尤其是近几年来寻找到的一百余名抗战老兵的口述笔录,较为全面地再现了那段中华民族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宜宾人民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抗敌精神。

《宜宾全民抗战纪略》介绍了不少翠屏区籍抗战将士,他们是:胡品三、李宴澄、彭德才、张海鹏、侯候、周云卿和周开明父子、吴辑光、温亚强、陈德昌、韩文轩、曾明成、邹州、罗永端、黄乃文,等等。

书中介绍了抗战时期川南宜宾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为中国抗战所做的积极贡献。地处西南一隅的宜宾是抗战时期的后方。宜宾不仅敞开胸襟接纳来自沦陷区的军政文化企事业机关及难民,同时还是兵员和军需的重要补给地。安置内迁来到宜宾李庄的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语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所等;安置内迁来到宜宾江安的国立剧专,以及内迁来到宜宾并扎根的几大工厂:天原化工厂、中元纸厂、宜宾发电厂、中国纸厂、中央机器厂、中央电瓷厂;迁建军政部兵工署重庆21兵工厂;安置难民,开办垦殖场,修筑公路,疏通河道,踊交军粮,兴办学校,发展商贸……

书中着重介绍了抗战时期宜宾人民所做出的军事贡献。出征将士15万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生430余名。1943年和1944年冬季,时寄居李庄的同济大学先后两批共360余名学生和杨宝琳教授、考古学家吴金鼎等投笔从戎,不仅有中共女英雄赵一曼、甘棠(阚思颖)、兵工专家刘鼎(阚尊民),更有无数慷慨赴难的国军将士,他们是军政双馨的周希濂将军、抗日骁将陶达纲将军、血洒长空的邵瑞麟英烈、与王铭章一道殉国的傅泽民上校,有亲历南京大屠杀并虎口夺生的廖新楠师长,有杨文琼将军、范伯超将军、谭友佛将军,等等。卢沟桥、松泸、南京、台儿庄、太原、武汉、长沙、桂南、中条山、滇缅、衡阳、独山等战场,都有他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和英勇牺牲的英魂。他们将名垂青史,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敬仰的民族英雄。

编辑 春风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