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索玛花开,网络文艺绽放民族火把之光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8日 09:59 来源: 中国文艺网
作者: 高涵 林芳羽


索玛花,也被称作杜鹃花、映山红,

在凉山代表着迎客之花,

是彝族人民的吉祥之花。


彝族叙事长诗《⽢嫫阿妞》中有这样的诗句:

“⼤地开鲜花,争奇⼜⽃艳,

唯有索玛花,映红满⼭冈。”


索玛花在大凉山彝族文化中

象征着美丽与善良,坚忍与质朴,

神奇与崇尚,勤劳与大方。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索玛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索玛花儿一朵朵

红军从咱家乡过

红军走的是革命的路

革命的花儿开在咱心窝”

......

《情深谊长》唱出了彝族与红军的深厚情谊,

索玛花见证了彝海结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新时代,索玛花被赋予新的时代寓意。

四川彝区人民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

推动和政府的积极领导下,

靠勤劳脱掉贫困帽子,实现幸福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50余名中青年网络文艺工作者来到民族文化丰富浓郁、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凉山,感悟彝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传承“彝海结盟”的革命火种,汲取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探讨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文艺网、凉山州文联承办的全国中青年网络文艺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11月1日在四川凉山结业。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凉山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苏彬,凉山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体古,凉山州文联副秘书长罗予婕出席高研班结业式。结业式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新媒体联络处处长杨玳婻主持。

1.jpg

结业仪式现场

高研班结业仪式上,徐东升、漆金秋、吴志超、覃波等学员代表结合本次研修课程、论坛研讨及采风教学,分享交流了此次研修收获的心得感想——

2.jpg

学员代表按照发言顺序依次是徐东升、漆金秋、吴志超、覃波

“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段深刻的记忆必将如璀璨星辰般铭刻于我的心间。回去之后,我定当以自身之力,凭借专业之长,用音乐发出时代之声,以真挚之情,尽绵薄之力。”   

----------------------------------------------------------

“网络文艺事业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

“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和实践,身为一名网络文艺工作者,我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作能力,还必须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作品记录时代、反映生活,积极传递正能量。”

----------------------------------------------------------

“这次研修规格高、内容扎实,课程设计科学且针对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力度,既有专业讲授又有生动的现场教学,让我收获满满。”

高研班临近尾声,与会相关负责人向各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学员合影

专业课程精品呈现

本次高研班邀请了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宣传规划处处长李昕,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常委李玮,网络作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腾讯音乐党委书记、集团副总裁、TME技术委员会主任傅鸿城等专家学者、管理部门代表、网络平台主要负责人,就新时代网络文艺新业态、网络文艺各门类精品创作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描绘民族复兴伟业恢宏气象等方面进行授课——

4.jpg

授课现场

李昕以《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创作和规范管理》为题进行专业授课辅导。他介绍广电总局规范网络视听文艺管理,推动网络视听文艺精品持续涌现的基本情况,结合经验实践从管理部门方向告诉学员们如何在网上宣传,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全社会最大的共识凝聚在网上。

5.jpg

授课现场

李玮以《新媒体与网络文化变迁》为题进行专业授课辅导,她对新媒体与网络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致力于以理论强化实践认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今,新媒体领域的实际从业者常常缺少对其深入且系统的思索。当下,我们的文化借助网络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下沉趋势。面对这一形势,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如何正确地承担起提升文化网络化水平的使命,积极探索新媒体与网络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6.jpg

授课现场

蒋胜男以《从网络文学到影视的改编》为题进行专业授课辅导。她通过苏东坡的“为文若能立意”,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到如何行意的“起、承、转、合”,再到《芈月传》人物内驱力等例子,从编剧如何驾驭一个故事,如何让作品从类型化中脱颖而出,如何用内驱动力写故事,如何保护作品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展现了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让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编剧艺术。

7.jpg

授课现场

傅鸿城以《拥抱AI,打造音乐创作新质生产力》为题,跟学员们一同探讨AI科技如何助力音乐高质量发展,如何让音乐创作者平台赋能文艺创作者,以及AI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正能量音乐品牌的建设、助力传统文化焕新等方面的可能。

专业课程丰富实用,专家与学员互动频繁,答疑解惑精准到位。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积极进取,珍惜机会向老师请教,为自身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

 研讨互动思想碰撞

以网络文艺10年历程为契机,在高研班期间开展的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分为专题研讨主旨发言、圆桌论坛两部分。邀请了专家学者以及各个领域的优秀的学员代表盘点和梳理网络文艺十年发展成就,探索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举措,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高水平网络文艺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助力新时代文化建设。

8.jpg

姜超、李昕分别作主旨发言

专题研讨剖析现状与发展方向,中宣部文艺局网络文艺处处长姜超、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宣传规划处处长李昕作为主旨发言人,剖析了网络文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走向,为研讨会构建了理论框架。来自不同领域的网络文艺家代表依次分享了他们在网络文艺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

9.jpg

网络文艺家代表按发言顺序依次为奇那图、马圣楠、吴国涛、李杰、刘连胜、徐聪

蒙古国际青年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奇那图代表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进行汇报发言,从建组织、强扶持、优机制、重传播等多角度为大家呈现了内蒙古在网络文艺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马圣楠将理论与实践交织融合,以“跨文化电影之约”IFD(Interculture Film Date)项目为例,积极分享近年来对外文艺交流工作的创新举措,持续弘扬海纳百川的精神;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国涛通过自己从社会新闻到陶瓷非遗十几年来的工作观察,活化非遗传承保护,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深刻阐释文艺创作扎根人民与生活的重要意义。

西安作为首批建立网络文艺家协会的城市之一,为各地在团结服务新文艺工作群体、积极探索创建网络文艺家协会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有益参考,西安市网络文艺家协会会长李杰围绕如何创作高质量网络文艺作品展开分享;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新媒体部主任刘连胜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国门边关是一座文艺创作的富矿,激励文艺工作者走进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创作更多温暖人心、传递正能量的网络文艺作品;“阿卡中国” 联合创始人、厦门六中合唱团制作人徐聪以厦门六中合唱团为例,分享了青少年合唱与青少年文化艺术的网络传播效应,展现了回归文化艺术本身、坚持教育价值、重视内容表达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性,引发了对青少年文化艺术网络传播的深入思考。

与会的文艺工作者们紧密结合自身实践,无论是扎根于创作深处,还是团结新文艺群体;不管是致力于非遗传承,还是专注于对外交流;又或是从守护国门边关,到投身青少年教育,都以一个个生动且真实的案例,全方位彰显出新时代网络文艺所蕴含的蓬勃力量与重要价值。这种力量和价值使得网络文艺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出新的活力,犹如源头活水一般,为网络文艺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滋养。

10.jpg

圆桌论坛对谈嘉宾李玮、吉克曲布与网络文艺家代表王熠、郎云鹏、刘洲、谢雷

随后的圆桌论坛上,嘉宾和网络文艺家代表从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网络文艺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本场对谈嘉宾李玮,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凉山古彝风情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克曲布,与网络文艺家代表甘肃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省网络作协秘书长王熠、青岛市新文艺群体协会副主席郎云鹏、酷狗音乐计算机有限公司高级运营总监刘洲、三人行影业(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雷,分享了各自在网络文艺创作、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心得,提出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为网络文艺发展注入了来自一线的鲜活观点。四川省文联网络文艺与信息中心主任邓风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

在研讨会现场互动环节里,学员们围绕网络文艺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使得不同观点之间得以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此次研讨会为网络文艺工作者搭建了深度交流的优质平台,对于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望在未来实践中为网络文艺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实地践行沉浸教学

在网络文艺专业课程、研讨会之外,高研班还开设了现场教学课程,赴凉山当地彝海结盟纪念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凉山脱贫攻坚展览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

“一路充满发现,发现文艺之光,

把文艺带向更广阔的土地!”

——高研班学员莫西子诗

11.jpg

12.jpg

彝海结盟纪念馆现场

“彝海结盟是

民族团结合作的典范,

它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与伟大。

在这里,我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和彝族同胞的深情厚谊所深深打动。

彝海结盟的精神,

不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更是我们网络文艺工作者应该传承和弘扬的。

我们要通过作品,

讲述这段历史,

传递这份精神,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

——高研班学员吴志超

在彝海结盟纪念地追溯90年前革命先辈创造的丰功伟绩,体悟着长征精神的坚韧。

13.jpg

14.jpg

脱贫攻坚展览馆现场

“脱贫攻坚展览馆

让我感触最深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

很庆幸他们已经完全脱贫了

悬崖村的村民

已经搬到了

县城宽敞的房子

真的为他们开心。”

——高研班学员古丽美然·下米西丁

学员们在凉山州脱贫攻坚展馆,阅读凉山州文联编著的《奇迹凉山》,了解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脱贫攻坚史诗性成就,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泪流满面。

每晚进行的思政晚自习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厚实了理想信念,增长了知识技能,汲取了创作灵感,积累了创作素材,丰富了发展网络文艺的举措思路,更加坚定了学员们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

“这次研修活动聆听了全国资深的

优秀老师的授课

有新的启发

认识了来自全国各个领域的同学们

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

作为凉山音乐人

我会认真总结这次学习内容

推动凉山的民族音乐

走向更大的舞台。”

——高研班学员陈顺才

通过深刻独到的教学,学员们涤荡了心灵,坚定了意志。聂怡颖、熊亮、杨智聪等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研修不仅在业务实操方面有所提升,还与老师、同学们在这个充满民族底蕴和红色文化的凉山碰撞出了网络文艺的创作火花。未来将切身体会汲取灵感,准备在乡村振兴文学、民族音乐、网络文艺传播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坚守从艺初心,不断创作网络文艺精品,促进网络文艺实现创新性发展。

11月1日,《文艺报》第7版刊发了《2024年10月网络文艺大事记》,中国文联举办“全国中青年网络文艺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被纳入其中。近年来,内蒙古文联、湖南省文联、贵州省文联等在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上开展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此次高研班通过经验分享,展现出这十年网络文艺工作者们学以致用、学以致创的精神风貌。

在凉山这片索玛花盛开的美丽土地上,本次高级研修班汇聚了众多杰出人才,鼓励学员们发挥中坚力量,创造出既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能引领世界文艺潮流的精品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继续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