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一个符号,是丝绸之路的一个缩影,在千年的风沙里,把不同的文化揉捏,造成一顶皇冠,这飞天便是皇冠上的明珠。
三千年前的蜀国先民,他们追逐光与火,渴求光明,开始了对太阳长达千年的遐想,三足的神鸟便是太阳的化身,护佑先民。
丝绸之路的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西征军,三星堆与金沙文明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源头,这两种文明在数千年里绵延不绝。
当第一匹丝绸走出长安的时候,蒙顶山上的青翠也被蜀商带到了印度。
也许,他从成都出发来到藏区,到达林芝,往南行走,到达印度,他,从那里带回漂亮的贝壳,给枯燥的内陆带来一丝海的气息。或许,他从成都出发,负重前行,那一声声的马嘶回荡在山间的古道,他到了云南,到达缅甸、印度,带回了古老的戏剧和树叶的文字。
丝绸之路无谓南北,而茶马古道亦无南北之别。
今天,敦煌的飞天在成都与神鸟邂逅,把长江与黄河相接。
一、南丝绸之路
在丝绸之路的时代,当长安、洛阳、江浙的丝绸、茶叶、瓷器源源不断的运达西方的时候,成都的蜀锦、绿茶也走向了域外。
而这条丝绸之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更缺乏纵深的开拓和横向的展开。
茶马古道即为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在遥远的时代,善走山路的马匹足以与沙漠里的骆驼相媲美。
一端是长安,而一端则是成都,从两个地方出发,却是同一个目标。
骆驼上,马匹上,满载而去,同样,满载而归,送去了希望、带回了希望。
三星堆的那一片贝壳,有着海的味道,那来自印度洋的使者,见证了五千年的到达。
二、另一种可能
在蜀国,我们的祖先到达另一古国或许有着另一种可能。
我们做一种假设,先民从成都出发,在地理允可的年代,他们从成都往西,到达康定,进入藏区,来到西藏林芝,在将要到达拉萨的时候,直向西南,进入印度。
这条路更近,且不用绕道他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直接到达目的地。
当西域的商队穿越沙漠在敦煌停留的时候,印度的商人牵着马匹,翻过高原,来到了这片盆地。
蜀国在李冰父子身后,沃野千里,丰饶富足,为这种可能奠定了基础。
三、今日之必然
当飞天来到成都,我们凝视着千年前的神奇,唤醒了沉睡的沙漠之路,而淹没在深山荒村里的茶马古道,却依然被枯木掩盖。
当一路向西的时候,成都是否可以向南?抑或继续南行?
穿越层层屏障,重新出发-到达,牵起断了数百年的连接。
丝绸之路……
有形的路在山里,是坚韧,是不懈,是跋涉,无悔。
无形的路在心里,是包容,是接纳,是理智,是服务。
在重建有形的路的时候,无形的路亦不容忽视。无形的路需要辅之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的自信支撑无形之路的建设——仁义礼智信忠忍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