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朝阳照耀大地,青年支撑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变得愈发繁杂,碎片化地阅读让人无法消化,其间鱼龙混杂的信息又干扰着我们的思想。
为了给全国高校学子在建国70周年之际奉上一堂独特的电影党史课,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特此推出“党史纪录电影《重生》进校园”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旨在以影像的方式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拓展青年学子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增强并提升对党的认识。
以前物质匮乏,只能通过书简与书籍来学习知识,而现在科技发达,我们观察与了解世界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电影就是其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资格“教师”。
纪录电影《重生》所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28年光辉奋斗的历程。
影片以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清末皇帝溥仪退位作为引子,揭开了中国那段社会剧烈动荡与变革时期的序幕。与平铺直叙的普通记录电影不同,《重生》以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手法,巧妙地处理片中人物出场的顺序与重要的时间节点,不为了情节化的需要去杜撰叙事元素,也不一味堆砌平白乏味的历史讲课模式,而是多人物、多故事线地让观众了解当时各地复杂的局面,以及历史中人物命运戏剧化的交织,表现了艺术与历史所结合的张力,真正做到了把历史演活演好。
除了优秀的叙事手法,影片对场景、服饰及人物形象等方面也极为考究,专门翻阅了大量资料,联系党史领域权威专家,拟写出学术本、文学本、拍摄脚本、解说词本,并邀请国际顶级技术团队加盟制作,采用全情景再现手法,在荧幕上生动呈现了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
我是成都电影放映战线的一个新兵,由于参与“党史记录电影《重生》进校园”的活动,我有幸观看了《重生》。观影结束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青年是社会的支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民族兴盛强大的希望。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一定要多学多看多做,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就算现在不是党员,也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际行动中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认为《重生》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了解我们今后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拥护党领导,学习到前辈们在困境与绝境中坚定的意志,了解我们今后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守护我们的国家。
近期,党史记录电影《重生》全川百所高校巡映活动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进行了首映,并在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11所在蓉高校进行了首轮巡映,同时红星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
观影后广大师生们表示“《重生》是一部‘青春版党史片’,通过生动形象富有创新的纪录片形式,让教工党员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发展,明白了革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无数挫折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先辈们苦苦守护的大地。”
如今,有不少青年因为大量的不良信息而走错了人生道路,我们不能因为注重成绩与结果就忽视了对学子们思想的培养,一位出色的大学生必须要有自己成熟的思想,而成熟的思想并不指代某些叛逆无知的思想潮流。
造船非一日之功,起航远行更需要好的掌舵手,即便是出色的船长也会在迷雾中无法看清航路,唯有坚实尽责的灯塔能够为航船指引方向。《重生》超越了历史与时空的界限,通过灵魂深处的对话来让观众知晓其中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它是一处指引大学生航船的灯塔,也是一盏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指路明灯。(白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