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学——记广元市2019年度音乐会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5日 22:48 来源: 四川文艺网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没有什么比一场音乐会更能熨帖城市中的人们了。

    也没有什么比一场音乐会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学。

    9月22日,在路上——广元市2019年度音乐会在广元大剧院奏响。这个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宴,坚持让音乐回归本身,不“售”门票,拒绝电声,只做极简舞美和灯光,在音乐追求上苛刻到“极致”,是一场让业界高手备感“压力”,却让观众充满期待的年度盛会。


    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说,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以精品奉献人民。

    市音协主席刘德斌告诉记者,2014年举办首场音乐会的初衷是传播优秀音乐作品,激励原创,奉献精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2014年市音协举办的首场音乐会在只能容纳220人的小剧场举行。在没有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由市文化馆协调免费场地和音响,全体演职人员自己化妆自备服装,奉献了一场近两个小时的广元音乐人“首秀”。为了这场音乐会,他们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排练。这对很多注重效益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也是很笨的。演出结束后,所有人都非常激动,“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音乐会”。

    但对一部分观众来说,这场有点阳春白雪的演出显得有点水土不服。演出开始前观众呼朋唤友,接打手机的,吃爆米花喝饮料的,开场后又觉得“很闷”。退场时一位观众抱怨:“这是我看过最‘撇’的演出,连一个跳舞的都莫得。”刘德斌知道,音乐会的普及之路注定是艰难的,任重道远。

    在之后几年的音乐会,市音协坚持了三件事:音乐会不售票不搞商业合作只赠票;音乐会只呈现音乐本身,不做不必要的修饰;音乐会以中外经典加本土原创作为两大构成。

    同时也根据各种反馈做了一些改变:在音乐会前做观看说明和指导,对每个曲目进行立体介绍和延伸解读,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这个环节后来成为一大亮点。

    “如果三五年后,在各单位学校广场,能随处看到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如果有一天,孩子在成长中有更多音乐、美术等艺术相伴,如果每一颗热爱音乐的心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那么我们目前所做的就有了意义。”这是刘德斌在上一届音乐会上的发言,也说出了音乐人的共同心声。


    现场表演的残酷和魅力

    与晚会、演唱会等其他形式的表演不同,音乐会采用现场唱奏,把听觉享受做到极致,也把听觉以外的视觉、感觉删减至最简。这正是所有专业音乐人备感压力的地方。

    “现场任何小瑕疵都会传达到现场观众,这是无法掩饰更是无法更改的。”市音协秘书长马云飞告诉记者,无论是配合上少了半拍,还是演唱中多换了半口气,对整体效果都是“致命”的。即使是业界“高手”马云飞每回登台都是“如履薄冰”。今年的男女声对唱和合唱,马云飞作为钢琴伴奏已与演唱人员磨合了5个多月,排练已有上百次。“一是对这个专业舞台和观众的尊重,二是现场表演真是差之毫厘,将会失之千里。”马云飞笑道,这是现场表演的残酷性,也是现场表演的魅力所在。

    这种“残酷的魅力”让很多音乐人甘之如饴。他们享受这个舞台,也把这个舞台当作每场一次专业检阅和提升。

    “把余生献给合唱”,黄伊航老师在没有经费支持下组建了初心室内合唱团,每周两次免费排练已坚持两年。这次他们带来的两首合唱惊艳全场。黄伊航说:“音乐是门坎最低也是最好的美育手段。希望更多人能从音乐中感知美,拥有更多获得幸福的能力。”

    张小平老师十多年来坚持川北民歌收集,在收录的三百多首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花不逢春不乱开》在音乐会上演出后好评如潮。这首歌参加全省首届民歌大赛获金奖。

    青川文化馆的廖伟、刘晓亮、赵姝姝为2017年音乐会创作的《古道情思》将流行音乐与川剧结合,新颖独特,获得四川省群星奖。

    ……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坚守,音乐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观众,吸纳了一层又一层的新生力量。从中途退场到一票难求,从内部选拔到开放报名,音乐会的魅力正在这座城市默默散发,这座城市也因为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展示着独特的生活美学。

    在路上……愿广元音乐人一路风景一路歌。(江涛)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