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展讯︱寄生——乐林画展(浮生若寄)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2日 12:44 来源:

微信图片_20210122124202.jpg

QQ截图20210122124216.jpg

QQ截图20210122124446.jpg



QQ截图20210122124320.jpg

微信图片_20210122124302.jpg


浮生若寄

                        ——云巢兄侧记

早期在新浪博客和云巢先生是博客好友。因他的当时博客的名字是蜀盘谷,便想起《送李愿归盘谷序》。昌黎有歌曰: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见蜀盘谷景色,得斯境清修,真隐者也。

蜀中山川之胜,在宋时苏氏父子得蜀中之气,近世张大千、黄宾虹、赵熙老也得蜀风浸润,在《继续文心》中,鲶公、壶公、云巢、坡子也得蜀中三昧。蜀中人文渊薮,得地理之助。

   云巢书存欧意,章法取有黄宾虹,笔法有林逋,留白有赵熙,暗转处似东坡、入锋处似倪云林、生倔处有倪元璐,不等切处类写经,鲶公卓异处也有取法。观其书如观相,法无定法,有易道生生之感。云巢的画后面的思想,对物的理解,非同常人,可以说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竹石有禅风,当下直截,与他人不同。云巢兄画的竹子是野生的、放肆的、野蛮生长的野竹,颇类其人。画石的方法特别轻盈、通透,和时人诸法不同。画的石头近于气雾状,与近人蘑菇云的画法颇有相通,似加入太湖石的画法。悬浮于无垠,更显清空。历史的深邃,思想的温情,哲学的思辨,可用热肠冷眼。既深于画中,而又独立于世外,自是出尘入尘。有时候想用这个历史上的人物勉强类比,可以用林逋苏轼和聂绀弩三个人做一个混合体,还不一定全面。

前两年云巢寄过来《如是观》。《如是观》是用金刚经每一章节配幅绘石。当时翻开一看书序,是玉吅兄王家葵写的。玉吅兄是书法江湖论坛的时候朋友之一。我是玉吅兄前一任的学术区总版。十几亿的茫茫人海之中,这也是一种非常奇异的交集。从《印坛点将录》、《书林品藻录》、《玉吅说碑》、到今日《周氏冥通记校释》,皆是因缘际会。一饮一啄,皆有前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玉吅兄在序里阐释《金刚经》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示意不可执相,随立随破。我少时也用过静石之号,反红楼用之,示如如不动心之意。借禅说法,交互生辉。

云巢曾讲:自己是信息分子,是绘画的一个手艺人。信息隔离,就是远避当下的时氛。因为地域的隔离,时境的隔离,方能成其卓识。时人皆以外行事,少有内观;有内观,多以自了为际涯。天下事皆是有内而出,若内外混一,则事无不可为。天下环环相生,难得其枢,若得其遇。当下之任,不但要守身如玉,守脑如玉,还要守贞如玉。其心问身、身问口、口问行、和而行之,若魏晋有管幼安。天下得一贞,则其太平有相,自足矣。

在八八年云巢兄上山,与当时的自我做一个隔绝。上山,为什么?在老俆的那个影视里,上山是“归隐”,山上有山上的法则。零八年一场大厄,从山上又下山。下山,为什么?下山是“涉世”。

每天我们都在这个隐与显中,找到可以暂寄自己的净土。世间也是缘生法,待缘而兴,缘聚则暂寄,缘阙则息,这也是其中一圆顿法。心中城邑自在,天体流行,五内皆春。道在心中,天地也无所增损。云巢兄信自有兹。在其《如是观》以释家出;,《常道观》以道家出。希来日以儒家法眼绘事。去岁中某些画,似从天寿中得其意趣,从雪个中得其孤介,又进一新境矣。

《爻爻斋闲话》是文涛姐的大作。十几年前曾读过,常常会心一笑,偶有戏笔也曾仿其意趣。山居二十年,经历非常。汶川之时,又见慈爱之心。今日展览,又见照片,风采不减。真是学以德润,道以艺养,愈见修为。

万事随时变易而从道。自知拙陋,难成篇章。不实不虚,暂寄遥贺。


                  兼善草堂息遯于灯下

                                       庚子十二月初六日子时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4103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