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文艺界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艺要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2日 10:03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集体采写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如何发挥各自领域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成为今年两会各界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文艺界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文艺要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要以切实有效的方式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满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艺是乡村振兴的“维生素”

  “如果我们把物质比作乡村振兴的‘蛋白质’,那么文艺就是乡村振兴的‘维生素’。”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宗庸卓玛说,乡村振兴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整体改变尤为重要。文化是精神食粮,文艺能够触及灵魂、温润心灵,建设好乡村文艺平台,把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注入乡村,是乡村振兴特别重要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扎西多杰表示,文艺工作者应担负起文艺振兴乡村的重任。“利用下基层演出机会,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从物质文化层面,加强发扬对传统村落基本格局的保护,对乡村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保护的宣传;从非物质文化层面,加强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如开展好乡村优秀传统曲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扎西多杰表示。

  扎西多杰还看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可以借助乡村丰富的历史、民族、生态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宣传富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结合民间舞蹈、民间歌曲、‘卓’、‘伊’、格萨尔文化等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文艺振兴乡村”理念在近几年的文艺扶贫实践中已经牢固树立,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表示,近年来,总台文艺工作者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火热生活,记录了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心连心”慰问演出聚焦52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中的9个典型;大型户外综艺相亲节目《喜上加喜》和《唱响新时代》《音乐公开课》等节目走向基层,既“送文化”又“种文化”,为当地留下文化记忆;《星光大道》 《开门大吉》推出栏目特辑,捕捉脱贫攻坚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一系列节目把滚烫的心放进作品中,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担任导演,阜新市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扶贫剧目《牵纤手》,讲述了盛京满绣传承人杨晓桐带领辽西贫困地区百姓创业,“绣”出小康之路的故事。“当地一个天生患小儿麻痹的男性,只有一只手能从事劳动,在知道盛京满绣扶贫车间招工后,他先于许多女性报名到车间工作,第一个月他绣了4件盛京满绣制品,得到了2000多元报酬,他哭了。他说,头一次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作为一个男人,能养家了——这是多么鲜活的例子。 ”冯玉萍说,“如今多地的第一书记以及妇联、文联的负责人到盛京满绣扶贫车间取经,要引进这一扶贫模式。我想我们创作的意义就在于把这种以传承非遗技艺解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传之广远,让这种思路、做法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壮乡铜鼓是广西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看来,铜鼓的声音“就像一种号角”。广西戏剧院创演的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讲述了铜鼓传承人、基层扶贫干部以铜鼓凝聚人心、引领村民奔小康的故事。传承特色文化的同时为脱贫注入精神力量,这一思路延续到了彩调剧《新刘三姐》的创演中,“我们在这部剧中展望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远景,剧中刘三姐因唱山歌而闻名遐迩,许多人请她到城市去唱,她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坚守乡村不离不弃,她坚信,家乡美了,可以与任何一座大城市比肩,这其实就是脱贫后,乡村人的一种新面貌、一种精气神。”龙倩说,从脱贫攻坚开展初期的《第一书记》,到近期创演的《新刘三姐》 《黄文秀》,广西戏剧工作者一直鼓励人们坚信小康之路、美丽乡村一定会实现,“我们还将继续到基层采风,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创作一系列剧目,为大家坚守阵地鼓与呼,并发挥不同剧种优势特色,把干部群众的实践以艺术形式记录下来,让大家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相关工作中。”

  “要了解各地乡村真正的文化需求。”全国政协委员、画家董希源认为,应当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推出具有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作品。要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加大文化馆、图书馆、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等;更要提高乡村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注重设施的管理和使用,不定期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跟进,要有专人负责、形成制度;还要加强乡村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对其培训力度,依托教育机构、艺术培训中心,各地各级文艺家协会、文化馆等,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乡村文化工作者和文艺骨干的艺术素质和工作能力,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主力军。

  需要自然味道,也需要文化味道

  目前一些地方由于缺乏专业、优秀的文化人才,导致乡村民宿只有土香土色,没有文化主人;农特产品只有自然味道,没有文化味道;乡村旅游只有身在行走,没有心在游养;山林水湖田草只有原生共存,缺乏人文灵魂,难以通达“诗与远方”的境界,也就难以让山水之美、诗画之美转化为心灵之美、道德之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王滨梅认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乡村底色勾勒出人文主线。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手工艺人才培养亟待加强。由于生产生活变迁,部分乡村手工艺‘因人而存’ ,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较少,随着具有独特技艺的骨干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多数乡村手工艺人长期没有经过专业技艺培训,专业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呼吁,加强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手工艺研发培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集合创意研发、培训和交流三项职能,促进高校师生、企业设计师和手艺农户等开展交流协作,提升传统手工艺产业内涵,还要加强手艺人培训,鼓励公益机构、慈善机构办学助教,开展职业培训,培养农村传统技艺人才,并举办主题展览,帮助产品直销。潘鲁生还表示,有关手艺技法传承、与当代生活结合的展览等可纳入公益纪录片、公益宣传视野,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发展乡村特色手工艺,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发现,个人文化情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带头作用需得到更多鼓励。“要重视乡村文化有心人,他们深植于乡村厚土,懂得农民的喜乐哀愁,明晰乡村文化的传播之道。更重要的是,这些乡土文化人都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使命感,要给这些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引领和带动乡村文化建设,成为乡村文化传播者,使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田静看到,非遗人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作用巨大,“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的回归,让乡村青年学习传统技艺、获得一技之长,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表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撑,要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引进、留住优秀人才,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谈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具体办法,孙艳玲认为,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把乡村建设为城市的后花园,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要关注人才的实际问题,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帮助解决问题,满足利益所需;关注其诉求,倾力支持,让人才放心大胆、放开手脚干事业。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5922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