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讲好中国故事是文艺创作传播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1日 09:3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文新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强调并大力倡导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殷期盼和谆谆嘱托。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功,也是弘扬中国主流价值观、传播真善美的助推器和助燃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讲故事是舆论传播的通行方法,也是社会沟通的有效办法,故事是“世界语”,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有助于国际社会对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加深了解。从受众角度而言,讲故事是让人接受的好办法,故事中有哲理、有文化、有味道,一个故事比一打道理更容易打动人,有助中外人民加深理解、相互沟通。近年来,涌现出《攀登者》《红海行动》《大江大河》《山海情》《觉醒年代》《你好,李焕英》等一批反响良好的优秀影视作品,成为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代表。这些文艺作品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在国际国内文化战略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文艺创作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着力丰富中国故事的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关键不仅仅在于描摹中国社会外在的形态面貌,更在于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内在情感、心理、气质、思维方式与价值结构,深切把握中国大地的脉动和心跳。当下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这广阔天地施展才华,理应聚焦现实题材,打造文艺精品,不断增进国外民众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现状的理解与认识,展示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力避文艺的功利化与模式化倾向,防止无底线地迎合观众,被资本的逻辑绑架,造成故事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防止无上限的拔高标准,造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化、格式化、肤浅化解读。

  讲好中国故事更应高度重视和发挥媒介传播的功能和作用。文艺本身不具有媒介属性,文艺也只有通过媒介传播才能到达受众。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脑科学等的发展,为文艺大变革大创新大繁荣提供无限可能,催生新的文艺形态和文艺业态。文艺创作不仅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与变革,更要适应文艺形式和文艺业态的变化与变革,在互联网架构和思维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精准传播和广泛传播。讲述听得懂、听得清、有共鸣、有实效的好故事,诠释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中国制度的内在合力,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彰显中国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切实增强中外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内在要求。

  各级文联组织肩负着开展民间国际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的重要职责。配合党和国家外交外宣战略和布局,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文艺创作与交流,传播中国声音,既是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艺魅力的重要途径。全国文联系统应充分发挥文联组织在民间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优势,不断增进文联组织与国外文艺组织和艺术家的了解,促进中外艺术家之间的文艺创作、文化传播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统筹谋划、优势互补,整合各艺术门类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话语体系、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的研究,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和作用,逐步激发国外主流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喜爱,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交流的感染力、亲和力、传播力、影响力。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3468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