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陈康: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下猛药整治“饭圈”乱象,用正能量匡正青少年成长天空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 11:06 来源:
作者: 陈康

近期,“饭圈”失范、流量“翻车”事件屡屡发生,现实中粉丝挤碎机场扶梯玻璃、为明星打榜投票把大量牛奶倒掉、粉丝为维护自家偶像互相谩骂攻击,从“倒奶事件”到个别艺人引发的 “网络大战”,“饭圈文化”乱象愈演愈烈,令有识之士忧心不已。不良“饭圈文化”已日渐成为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严重不和谐音。同时,借助网络传播,不良“饭圈文化”造成的恶劣影响与舆情冲击力更大,传播也更快更广,正在日益毒害青少年一代。

首先,“饭圈文化”使青少年盲目和绝对崇拜偶像,公然挑战社会公序良俗。

据报道,“饭圈”群体中有不少是“95后”“00后”甚至未成年人。由于“饭圈”中的洗脑传播泛滥,饭圈粉丝的力量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粉丝以明星为尊,甚至奉明星为神。“饭圈文化”的组织性使很多年轻人陷入盲目崇拜的漩涡中,成为被利用的网络力量,形成一种畸形的饭圈文化。“饭圈”吸纳聚集青年人,煽动他们的热情,却将这种热情引向歧途,发酵为一种狂热的力量。很多“饭圈”粉丝都是低龄青少年,在一些恶意的引导和操纵下,被疯狂洗脑,成为一股打压网络异己势力的重要力量。畸形的“饭圈文化”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使得青少年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对偶像的崇拜陷入盲目和绝对,同时也对社会的公序良俗形成挑战。近期多位流量明星私德有损甚至突破法律底线等娱乐圈丑闻相继被曝.,每一件事情的曝光都令人愤慨。违法犯罪、艺人失德,本该是毫无疑问的负面消息,相关艺人理应受到严惩,但在各大平台,为艺人“洗白”的所谓粉丝却仍然层出不穷,“饭圈”文化对粉丝群体的荼毒可见一斑。

其次,“饭圈文化”误导和侵蚀了青少年的三观,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饭圈”乱象表现形式多样,这背后既有盘根错节的资本和利益链条,也有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现在的“饭圈”在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运营和裹挟下片面追求“流量为王”,一些组织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导致这些青少年在网上互撕谩骂、拉踩引战、刷量控评、不当消费,造成了不良网络文化和社会现象,也误导和侵蚀了青少年的三观,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粉丝文化”已成为逐渐扭曲的“饭圈文化”,有些年轻人甚至形成了“只要能够见到明星可以牺牲一切”的畸形价值观。无底线追星的饭圈文化已经超出边界,出现侵犯他人隐私和合法权利;打榜、刷流量、买周边、充会员等行为增加家庭负担;“饭圈”互撕引发网络暴力,公共场所聚众围堵扰乱社会秩序;制造冲突、党同伐异等扭曲价值观,不利于正确的三观养成,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在“饭圈文化”的包裹下,人们看到了逐渐被暴露的人性的病态,看到了掺杂着无数以爱的名义做尽病态之事的人。粉丝经济下乱象横生,“饭圈文化”正在“荼毒”年轻一代。如果任凭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被畸形“饭圈文化”占据,那么,收获的就只能是迷狂情绪、暴戾之气和拜金主义。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充满活力,可塑性强,就犹如正在不断成长的树木,需要优良的土壤和环境,需要精心的培育和引导,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需要清澈明净的天空。青少年时期,原本处于“立人”、成人之际,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不明白究竟什么才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和追捧的明星,一味痴迷沉沦畸形乱象的“饭圈文化”而不可自拔,必将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会导致严重迷失人生方向,不思进取颓废堕落,盲目拜金以至于不择手段而走上犯罪道路,毁掉自己的大好前途和美好人生。目前不良“饭圈文化”的恶趣味、病态化、走极端,借助声势浩大的娱乐狂潮,给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势必是畸形扭曲的,不利于青少年提高辨别力、提升判断力以及树立正向积极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受不良饭圈文化影响的青少年,热衷于通过供养、追捧流量明星来获得自身的存在感,崇拜明星戏内戏外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的生活状态,而不再崇拜、追求科学家、医生、教师、警察等社会主体人群的专业高度、职业意识、人文情怀与奉献精神,更不屑于普通人以诚实劳动获得美好生活、赢得自尊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长此以往,不良饭圈文化毁掉的将是整个一代人,污染的是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的是整个社会肌体和民族精神。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被“饭圈文化”扭曲三观的青年一代必将是垮掉的一代。由此可见,重拳出击严惩“饭圈文化”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要坚决抵御和消除畸形“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既要疏堵结合,又要标本兼治。其具体举措为以下方面:

一、应强化对青少年群体的美育教育

“饭圈文化”中的青少年粉丝群体不是崇拜明星塑造出的艺术形象和人物形象,而是对明星本人颜值的个人形象崇拜。这不是艺术崇拜,而是非理性的社会崇拜,看似造星,实则是造神。这是饭圈文化溢出文艺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对艺术的本真价值缺少认知的青少年才会出现对肤浅的偶像产生盲目的崇拜。美育的重要性在饭圈现象里给我们从反面做出了重要的警示。治本之策就在于要回到艺术和美育,用美育解决某些Z世代、网生代的审美畸形和社会失范。只有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美育,使人们具有认识什么是真美、真艺术,能洞悉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有辨别能力,不丧失是非观、价值观、国家观、历史观、艺术观、美学观,有良好的审美趣味,才不会盲目崇拜、疯狂追星。

二、应强化对青少年群体的正确引导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有良好价值观、有完善主体意识的青年人。正在崛起的青年一代,需要的是具有正能量的榜样。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崇尚正能量,为此,对青少年群体要加强正确的引导,家长、学校和媒体应引导青少年明确什么人才是应该追捧的真正明星,引导青少年更多的关注抗灾救灾英雄、抵御新冠疫情的勇士、为国争光的健儿,这些人才是真正值得去尊敬和学习的可爱的人,这样的时代偶像更值得人们去崇拜、去追随;要用正确的形式引导青少年理智追星,明确追星底线和边界;明星要提高文化素养和演艺才能,用作品立名气,用艺德树形象,正确引导粉丝媒体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宣传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典型模范,把正能量传递给青年人,明确为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顶流。

三、应强化青少年优质文化建设

“饭圈文化”从深层次反映出青少年心灵世界的文化焦渴,青少年优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青少年优质文化建设是一项耕耘在当下,收获在未来的灵魂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民心工程,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加强优质健康的青少年文化建设,须运用多种调控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青少年文化生产资源,建立健全高质量青少年文化供给机制,提高青少年群体优质文化供给。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满足青少年文化需求,才能筑牢他们抵御畸形“饭圈文化”等负面文化侵蚀的屏障,增强他们对低俗、恶臭文化的免疫力。还青少年一片清澈明亮的成长天空。

(作者系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