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不能忘却:侵华日军毁掠中华文明的罪行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7日 09:39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董大汗

  日本侵华期间,日军对商务印书馆进行了多次疯狂破坏掠夺,扬言“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事实上,这只是此间日军对中国文化侵略和文物掠夺中的冰山一角。日本侵华期间,日军到底掠夺了中国多少文物,毁坏了中国多少文化,除了典型事例外,我们至今都无法知道确切的数字——

不能忘却:侵华日军毁掠中华文明的罪行

 

  77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鲸吞中国的野心,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 。随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大肆侵略的同时,也对我国开始了有计划、长时期、大规模的文化侵略。日军所到之处,上至国家级的博物馆、图书馆,下至私人藏室,均无一例外遭到野蛮洗劫与破坏。焚毁出版机构和书店,轰炸大学、博物馆和图书馆,占领学术机构,掠夺图书文物,残害知识分子……其手段和方法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点从日军对上海商务印书馆实施多次轰炸和掠夺中便可见一斑。

  1932年1月28日,日本陆战队突袭上海闸北,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日机就针对性地轰炸了位于上海宝山路的当时中国最大的文化机关——商务印书馆,此次轰炸日军共投了6枚炸弹,商务印书馆总厂的总务处、印刷所、机房、木匠房、储电室、自来水塔、住宅和东方图书馆房屋,皆被炸毁,浓烟蔽空,被焚烧的典籍图书纸灰飘散到十里之外。据统计,此次轰炸导致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达1630万元以上,占总资产的80 %。而最令人痛惜的是,马路对面商务印书馆附属的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全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多册,悉数烧毁。3月2日,日军占据闸北后,又派兵侵入商务印书馆,继续纵火焚烧。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历尽千辛万苦而重新开业的商务印书馆又一次遭遇日军炮轰,位于宝山路的总厂被日军占领,第五厂、存水池、制版厂、机务科、自流泉水塔等处的机器工具、原版西书、本版图书、仪器、文具、纸张等皆被日军占有。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商务印书馆又一次遭受沉重打击。此时商务印书馆的绝大部分资产均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后,立即查封了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所、工厂和栈房,抢掠销毁图书462万余册,掠走大量纸张、铅字、铜模等,仅铅字即达50吨以上;而在香港,工厂和栈房部分毁于战火,部分为日军查封,图书数百万册被日军抢走,机器被运走120余台,铜模几十箱,损失极为惨重。

  另据商务印书馆初步估计,自“七七事变”起至1945年8月日军投降这段时间,除了商务印书馆上海总公司和香港分厂的资金全部损失外,其他分支馆、厂、站的资产也遭损失:1937年9月,保定、邢台分馆的本版图书、仪器被日军掠夺; 1938年10月10日,北平琉璃厂分馆本版图书被日军宪兵队掠夺;青岛中山路支馆于青岛沦陷后,为保全剩余财产,改称敦源书店,后来也被日本宪兵队没收;汉口中山路分馆的本版图书则于10月25日被掠夺,1940年5月,重庆白象街馆屋遭日机轰炸焚毁; 1942年6月19日,天津大胡同分馆的本版图书、仪器文具均被日军掠夺; 1943年8月23日,万县环城路支馆的本版书籍及货栈,皆被日本炮弹炸毁; 1944年6月,衡阳八元坊支馆的财产,于沦陷时被日军所焚烧, 9月,桂林西路分馆被攻占掠夺, 11月,柳州培新路分馆的馆屋被日军焚毁。而商务印书馆最大的两个分馆:南京太平路分馆,其房屋、图书、原版西书、仪器文具等,于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时被全部焚毁;杭州保佑坊分馆,其仪器和本版图书,也于1937年12月杭垣沦陷后悉数被掠夺。

  一个民营文化机关何以遭遇日军多次攻击和破坏?历史文化学者魏德胜认为,关键缘于商务印书馆在当时的重大影响。1897年创建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经数十年苦心经营,到1932年,其发展规模已超过包括日本在内的远东地区甚至整个亚洲的所有出版企业,当时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占全国出版物的52 %,被世人誉为东方文化之中心机关,其在中国教育、文化、出版事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有识之士纷纷研习西方理论,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此,商务印书馆着力翻译介绍外国名著,其中以严复所译的《天演论》等8种影响最为深远。这些外国名著对开启民智、启蒙思想、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商务印书馆因为对中华民族振兴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被日本侵略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并由此成为日军攻击的重点目标。

  “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日军司令盐泽幸一在轰炸后所说的这段话,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文化以图永远占领中国土地野心的真实体现。

  “事实上,商务印书馆只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中国文化侵略和文物掠夺中的冰山一角。 ”曾任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处长的陈静表示,抗日战争8年间,日军到底破坏、掠夺了中国多少文物,除了典型事例外,我们至今都无法知道确切的数字,其散失、损毁恐怕是个永远的谜。毫无疑问,这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在长期从事抗战史研究的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教授孟国祥看来,日本侵略者抢劫和破坏中国文物,有计划和有规模者可以追溯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而“七七事变”后,日军掠夺、摧残中国文物进入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阶段,掠夺中国文物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文化劫难,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恶意践踏。

  (本文引用资料均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感谢该馆研究部副主任李鑫、研究员曹艺等人的大力支持)

 编辑 安小心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