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灾后十年:川西北迎来文化春天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9日 10:4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赵若姝

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当今景观 




四川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街景


春回大地,陌上花开。在我国的川西北,包括汶川、北川、绵竹在内的多个生态小城在春风中步入了新一年的旅游旺季。民俗年画、精致羌绣、古朴民居……多个意蕴深厚的川西文化元素,激发着天府之国的无限活力。

10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沿线多地遭受重创,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空前。日前,记者随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感恩奋进·治蜀兴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0周年成就采风活动走进四川。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重建后的灾区早已旧貌换新颜,迎来了川蜀文化的蓬勃春天。


浴火重生,割舍不断的文化记忆

绵竹年画诞生于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川蜀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10年前的地震中,绵竹多所房屋坍塌,年画村三彩画坊创始人贾君用于存放年画创意产品的仓库也未能幸免。当时正以年画事业为生的贾君一度心灰意冷,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绵竹驻扎的援建部队为其带来了一线希望。

贾君回忆,绵竹年画深受援建部队的战士喜爱,为了重谋生路,她和姐妹们利用午饭时间来到援建部队中推销自己的作品。那段时间,贾君的作品每天卖到断货,这让她重拾起继续前行的信心。随后,同类年画作坊大量涌现,贾君也见证了绵竹年画迈向发展的黄金期。

“余震发生就跑出去,房子不‘摇’了再跑回来继续作画。”对于同在年画村的南派年画第九代传承人陈刚来说,在地震中随其祖父、绵竹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兴才作画的经历同样刻骨铭心。现如今,历经年画的坎坷发展和灾后涅槃,在已有19年画龄的陈刚看来,年画是灾后重生的重要力量,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文化信仰。

在年画村,家家户户外墙上的年画装饰随处可见,古朴厚重的文化记忆也世代相传。据陈刚介绍,年画村现有年画作坊约18家,年画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千余人,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手绘年画等百余种年画品种,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年画村还发展成集绵竹年画商品生产加工、技艺传习体验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


转型升级,文化资源提供新出口

灾后重建的10年中,传统记忆的延续只是一方面。在川蜀大地,更多地方将地震之殇转为重新发掘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要契机。

据汶川县援建人员之一、都江堰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司京陵介绍,地震前,汶川是传统农业、工业重镇,旅游基础几乎为零。在地震的浩劫中,汶川多地几近被夷为平地,地貌和地质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当地产业结构也因此被迫加速升级。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汶川依托感恩文化和多元化藏羌民族风情,深入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一乡一特、一镇一景、一村一品”的旅游发展格局。由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组成的纪念性和文化主题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每年可接待游客数量达百万人次,最初鲜为人知的川西小城全面转型为现在的文化资源富集地。

如今,行走映秀,小镇风光已完全颠覆震前的原有样貌。漩口中学、百花大桥等遗址完好保留,游人在回溯伤痕的同时体验感恩文化,也可在民族主题客栈和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文化创意园的游览中,体验藏羌织绣、觉囊唐卡、祥巴版画、藏茶制作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元素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当地正实现着前所未有的跨越与转型。

汶川并不是个例。从用年画绘就乡村产业发展的绵竹,到异址重建、白纸作画的北川,文化资源在重建中持续发酵,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川西北崛起。


文化意蕴熔铸文化新常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年弹指,沧海桑田。震后10年,灾区基础设施已全面升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也随之建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何茂华在过去的10年中,用镜头记录了灾区106个家庭的10年变迁。在他看来,灾区硬件设施日新月异,而精神家园的重建则有赖于人们生活中的文化自信和日渐充盈的文化内涵。

在“5·12”地震中唯一一个异址重建的新北川县城,文化意蕴在与民族特色的融合中尤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巴拿恰羌族特色步行街等羌风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以图书馆、文化馆为代表的文化中心,以影剧院、川剧团为代表的艺术中心,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同丰富和完善的城市基本功能,构造出一座富有羌族文化韵味的现代新城。

“经济收入提高了,文化的重要性越发彰显。”汶川水磨镇社区书记姚正春介绍,在水磨古镇,当地的藏羌文化韵味不仅外化为西羌汇、羌绣广场、羌笛广场的特色规划布局,更注入当地群众的精神中,渗透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随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相继成立,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与日俱增。群众自发组织的藏族特色锅庄舞每天在禅寿老街万年台上演,而每逢节庆,由当地妇女文艺骨干参与的羌族歌舞表演轮番开展。“经过10年重建,灾区已进入‘新常态’,”姚正春说,“‘新常态’需要有文化载体来支撑,没有文化,城市发展就没有灵魂。”

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之时,刚从汶川八一小学放学的孩子们涌入了水磨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阅览室,在那里,孩子们即将开启他们的文化春天。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
1.6535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