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彭州落幕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5日 10:39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周春锋

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于2014年8月11日至14日在四川彭州举行

 

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彭州落幕

两岸三地广泛交流一等奖四川十得其三

 

 本网讯(记者 周春锋) 经过四天的比赛,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于2014年8月14日在四川彭州落下帷幕。大赛从来自北京、四川、河南、山东、浙江、湖北、陕西等省市以及香港、台湾的少儿曲艺代表节目中,评出了十个一等奖节目,其中我省囊括其三,写就了我省少儿曲艺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舞台上的新高记录,也使我省成为本届全国大赛上囊括一等奖最多的省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代表队首次参赛。

本届大赛由中国关工委、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合会共同主办,四川省曲协、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文联、彭州市委宣传部承办,彭州市文联和彭州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协办。大赛自启动以来,收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推荐选送的节目共150个,涵盖48个曲种,其中选手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5岁。2014年7月8日,中国曲协组织专家对报送的节目进行评审,最终确定62个节目入围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现场比赛。入围比赛的节目中,年龄从10岁至16岁的少年组节目有51个,年龄在10岁以下的儿童组节目11个。

四川清音《秋娃娃》

四川扬琴《春夜喜雨》

谐剧《远山的呼唤》 

大赛共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四川荣获一等奖节目三个,分别是四川清音《秋娃娃》、谐剧《留守之家》、四川扬琴《春夜喜雨》;获二等奖节目两个,分别是四川莲厢《小猴子回家》、四川车灯《岳池米粉》;获三等奖节目三个,分别是谐剧《远山的呼唤》、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快板书《神州天府图》。我省参赛选手魏宝懿、陈子为荣获大赛“新苗奖”;四川莲厢《小猴子回家》、谐剧《远山的呼唤》荣获作品奖;四川扁月亮少儿语言表演影视培训基地校长范杨荣获“园丁奖”。我省在此次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上取得的好成绩,与四川曲艺界近年来的长远布局、辛勤播种是分不开的,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依托全省的曲艺学校、“中国曲艺之乡”工作,先后主导了两届全省的少儿曲艺大赛,推出了大批新苗新作,为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输送了高质量、高水平的节目,极大推动了我省少儿曲艺事业。

河南坠子《街头警察》

金华道情《田鸡飞上天》

群口山东快书《美丽祖国我的梦》

陕西独角戏《生日盛宴》

上海锣鼓书《野鸭子的梦》

绍兴莲花落《一颗米》

在四天的比赛中,还先后召开了少儿曲艺发展研讨会、少儿曲艺工作座谈会,北京、四川、陕西、香港、台湾等全国各地的曲艺专家、曲艺工作者云集一堂,就曲艺、少儿曲艺进行广泛交流。

本届大赛曲种众多形式多样。除了有相声、快板、评书、故事、小品等大家比较熟悉、学习人数较多、表演水平较高的曲种外,还有四川清音、鄱阳大鼓、闽南讲古、粤曲、苏北渔鼓、好来宝、上海锣鼓书、花灯说唱、河南坠子、陕北说书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曲种。曲艺节目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既有反映学生校园生活题材的节目,也有反映孩子和家长之间情感生活的作品,更有根据童话故事改编的作品,可谓内容丰富、绚丽多彩。

另据统计,参赛节目超过75%都是原创新作,这些曲艺节目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曲艺形式反映孩子的真情实感,紧扣时代主题,贴近少年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构思新颖独特、充满童心童趣、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儿童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

与前五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相比,本届大赛有新的特点:一是赛制安排紧凑,活动内容丰富。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定于8月11日至14日举办。大赛期间,举办了4场比赛,1场颁奖汇报演出,2场少儿曲艺教育发展主题研讨、座谈会,1场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惠民演出。使本届大赛不仅可以成为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示学习、观摩提高的平台,更成为少儿曲艺工作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平台。二是香港和台湾地区首次派小演员参赛。随着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连续成功举办,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日渐提升。本次大赛,就吸引了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小选手参加,两地各有一对相声小演员参加交流展示。通过他们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可窥见香港和台湾地区传统曲艺艺术的一角。使得本届大赛成为了两岸三地少儿曲艺交流展示的良好开端,让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也能成为中华曲艺艺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一等奖颁奖现场

(编辑 小常)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