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当制作人要笔试 四川经历“第一盘”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7日 09:09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张良娟

    5月4日晚上8点,上岗不到半个月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人艺”)制作人孟意明向四川人艺总经理罗鸿亮递交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报告:《悬疑话剧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是孟意明“上岗”后的第一份作业,也是“考试”的延续。

    4月17日,先笔试后面试,通过省人艺举行的制作人任职资格考试,孟意明从一名编剧变成了制作人。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以来,考试竞聘上岗已不是新鲜事,可笔试却是头一遭。考什么?怎么考?记者进行了探访。

    为啥考笔试?解决艺术管理经营人才瓶颈

    “选择、填空、论述……”对于半个多月前的这场笔试,孟意明记忆犹新,脱口就向记者列出了笔试的题型和内容。另一位参加竞聘的制作人简凡则告诉记者,剧院提前通知了要笔试,但并没划定范围。“因为制作人需要涉及的内容太广泛了,需要对编、导、演、舞美、道具等每一个行业都有了解,我们只能凭借自己平时的积累来应对。”

    艺术院团竞聘上岗,要么是演员表演,要么是现场问答,为何要笔试?“转企改制以后,我们要实现从‘以剧目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售票为中心’的转变,最缺的就是艺术管理经营人才。”负责出题的罗鸿亮认为,制作人从事的是艺术管理,关系一个项目的存亡。“有没有足够的理论修养?是不是了解戏剧市场、文化消费习惯?这些需要通过笔试来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为了这套笔试题,罗鸿亮准备了4个多月,不仅参考了国家话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制作人考试题库,还请来两个单位的资深制作人结合四川实际对试卷进行制定。

    笔试考了啥?考点看起来很“另类”

    尽管是第一次有笔试,仍然吸引了7名考生,4名考生顺利上岗。回想当初那份试卷,大家才恍然大悟——简简单单13道试题看起不专业,背后却大有玄机。“假设你已经洽谈好了一场包场演出,你最不希望对方把包场日选在哪一天?”“成都市的剧场有哪些?”孟意明向记者解释其中的“考点”:一个合格的制作人要清楚成都乃至四川有哪些适合演出的场地,有多少座位,演一出戏成本是多高,需要卖出多少票才能回收成本。“制作人要对一个项目单独全权负责,首先要会算账。”而包场的日子如果选在周末,就会挤走大部分买票看戏观众的流量。

    光会算账,还不够,实战题也是笔试的重要内容。罗鸿亮直言:“题目涵盖的面已经超过了话剧业务和舞台业务创作本身。”记者看到,考卷中的论述题大都是“你如何减少剧组工作人员半途‘撂挑子’的几率?”这样针对制作人今后会遇到的情况而设计的实战题。

    笔试还没完?一场没有终点的考试

    “成都现在市场上的话剧大都是白领话剧和爆笑喜剧,已经非常饱和了。”上岗不到半个月,孟意明就提交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报告书,向成都还没有出现的悬疑剧下手。

    虽然已经顺利成为一名制作人,不过孟意明的考试才刚刚开始。罗鸿亮说,省人艺会把作品的创作、演出、经营全权交给制作人负责。“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向剧院的艺术专家委员会递交报告。为什么做?准备怎么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什么预期?”只有经过论证后,剧院才会拨付项目经费。“项目后期,我们还要拿着项目报告书进行验证考核。”

    而制作人的岗位也不是一劳永逸,三年一考将是常态。“考题会跟着舞台艺术的创新、观众消费习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一方面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倒逼制作人紧跟市场的脚步。”(记者 张良娟)

    试题节选

    3、以下哪种工作一般不需要制作人主导?

    A 票务销售 B 编剧 C合成 D 赞助洽谈 E宣传企划

    4、座位数500人的剧场一般俗称什么剧场?

    A小剧场 B 中剧场 C大剧场 D正剧场

    8、目前大麦网在成都的售出票张提成是票价的 %

    10、国内民营剧团近年来异军突起,比较著名的有哪些?

(编辑:安小心)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