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在省美术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09:23 来源: 成都日报
作者: 王嘉

    一场展览汇聚成渝两地艺术名家大腕、百位名家百幅作品集体亮相……昨(27)日,作为天府画派举足轻重的邀请展,“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在四川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成都、重庆两地百名知名艺术家的上百件艺术品,其中不乏成渝地区名家大腕的精品力作。据悉,该展览持续至11月2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画作特色鲜明

    展览布置别具特色

    昨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许多市民在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前频频驻足,或沉浸其中,或赞叹不已,有些市民还不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拍照留念。一位观看画作的市民赞叹说,展览的画作很美,给自己带来了美的享受,让观众通过画作感受到成渝两地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布置也别具特色。展览共分三个展厅,按照成都与重庆对等、对照的形式分布成国画、油画、版画三个板块。成渝两地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在展览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此次展览中,成都地区艺术家的作品多反映川西地理人文,或境界深幽,或笔墨平淡,即使是高山大川,也多属雅逸深邃趣致;油画、版画也多优美轻松,善于洞察人文风情,如赵蕴玉的《薛涛行吟》、何多苓的《彝女》。重庆艺术家的作品则不论国画油画,多阳刚大气,如晏济元的《匡庐绝巘》、侯宝川的《急转弯No.6》等。

    作为成都画院的艺术顾问,林木告诉记者,成渝两地本属一家,但成渝两地巴蜀文化自古有别。成都和重庆犹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成都人画风深邃,重庆人画风霸道,这与两地地域文化、人文性格息息相关。二者各有特色,缺一不可,文武相辅相成才是正道。

    双城双百人

    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这场展览使成渝文化再一次紧密联系在一起。”昨日,在展览研讨会上,来自成渝两地的专家们畅所欲言,共同为推动成渝两地的艺术发展出谋划策。成都画院院长王民平介绍说,作为天府画派的重要邀请展,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成渝两地的艺术名家。继去年在重庆美术馆举办成渝艺术家交流展《成渝影响》后,此次展览是两地艺术的又一次对等展。此次展览强化了“双城双百人”的概念,在成渝两地遴选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确实能反映成渝艺术发展现状、学术定位、个性特质、风格趋向,透过去年和今年的参展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天府画派的轮廓和定式。接下来,成渝两地还将通过一系列专题展览,扩大两地艺术家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个城市的艺术家共同参与此次展览,反映了不同城市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思考和感受,整个展览体现了当今艺术的总体面貌和生态。虽然成渝两地被行政区划分隔,但两地以艺术相连、以情感相连,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自然的观点是相融的,他们观察、表现世界的方式都有很多共同点。张杰说:“观众看得很激动、很投入,说明观众在展览中找到了自己欣赏的艺术美,因此此次展览的意义非常大。”

(编辑 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