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交响声乐套曲《岷江上下》汇报展示演唱会在中国文联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4日 16:23 来源: 四川文艺网

2018年12月21日,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专项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交响声乐套曲《岷江上下》汇报展示”在中国文联大楼四楼报告厅成功举行,该项目是中国文联2018年文艺创作资助项目“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之一,由王持久作词、郑仁清作曲。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郭希敏,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文云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新文艺群体联络办公室处长李岩,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赵金波,著名作曲家伍嘉冀、张大力,著名策划人刘国超等出席活动。

演唱会由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小毅主持。

“交响声乐套曲《岷江上下》”以岷江流域为线索,表现了从岷江源头到岷江下游汇入长江所流经区域的人文、地理、自然、环保、历史、政治、科技等,以及当今人们不断奋斗、把自己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胸怀天下、融入世界,一起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精神与情怀。曲目由《岷江源头》《岷江大峡谷》《都江清流》《川江入海》和尾声《岷江上下》等15首构成。乐曲具有四川藏、羌、彝等少数民族和汉族音乐的特点,风格多样,包括颂歌、抒情曲、叙事曲、歌舞曲、诙谐歌曲、劳动号子和进行曲等;演唱形式有男、女声独唱、对唱、重唱,领唱、合唱以及混声合唱等;声部有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童声以及混声合唱的四个声部等;唱法包括民族、美声、流行等。该作品项目组成员为创作作品,走遍岷江流域上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心创作,历时两年,终于完成。《岷江上下》是四川省第一部交响声乐套曲作品。

该作品创作受到省文联、省音协领导高度重视,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亲自主持该项目赴中国文联进行评审与鉴定研讨会,及时做出了重要指导意见。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也多次对作品进行指导协调。经四川省文联遴选、推荐,通过中国文联组织专家两次评审、书记处审批同意,项目入选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中国文联2017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成为2017年度入选的全国9个音乐作品项目之一,并继续获得资助,成为中国文联2018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之一。

汇报展示演唱结束后,项目作品研讨会在中国文联四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的著名音乐专家畅谈了作项目作品的意见看法:

张大力(国家一级作曲、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级艺术人才库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 这部交响声乐套曲《岷江上下》有风格、有特点。岷江隶属长江文明,历史纵贯上下五千年,追朔到都江堰,民族多、色彩多,项目名字起的特别好,从文学上赋予音乐很大空间、创意,词作者王持久老师谦逊、厚道,极具才华,我们一起曾合作很多作品。

这部套曲音乐语言丰富、色彩多样,感觉得出来郑先生花了很多心思,作品都很不错;我特别喜欢男女二重唱《青衣江情歌》,灵动、小巧、很有情趣,风格性强,写得很好。希望在未来的创作中进一步努力,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伍嘉冀(国家一级作曲、导演、策划人、北京青联委员、中国轻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通过七首作品的聆听,能感受到岷江文化、音乐特点、历史事件在音乐内容上的对比与多种可能性表现;作品在音乐的选材上经过构思,很有理性、有文学意义,能看出作者的思考与追求;词曲作者、演唱都很成熟。当然,也还可以加强对比性,比如有一首纯弦乐伴奏或无伴奏合唱作品也许更好。

刘国超(新中国六十周年群众游行策划总监、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新春音乐会总编导):我站在听众的角度听得出来,作者很用心、很用情、很负责任,这是非常精彩的开始;要立足四川高地,多向民间文化学习,不一定要向北京的学院派学习。现在北京更喜欢细腻、委婉的表达,像《青衣江情歌》这种灵秀、自在的作品就很好;祝愿飞得更高!

赵金波(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这是有担当、有情怀的人做的非常有意义的事。词曲作者立足家乡,凭借文化自觉写出热爱家乡的音乐作品,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这是比较成熟、完整的作品,很好、非常好!希望得到推广,让更多的人听到!(张霞)


演唱会现场照片:


拥江帆演唱《岷江源头》



谭学胜演唱《岷江大峡谷》



黄丽萍演唱《都江清流》


史倩演唱《东坡友》



雍建军、史倩演唱《青衣江情歌》



李浩仟演唱《川江入海》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