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李致文存》新书首发式在成都举行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0日 17:08 来源: 四川文艺网

新书首发式现场


6月20日上午,《李致文存》新书首发式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举行,四川省政协原主席廖伯康到场祝贺,105岁高龄的作家马识途在现场向李致赠送题字:“好书何妨百遍读,至友不可一日忘。”“看似平淡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马识途(右)向李致(左)赠送题字


首发式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协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青,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丹枫,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建刚出席首发式。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章玉钧,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魏善和出席首发式。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主持首发式。

李致同志是著名的出版家、作家,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曾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出版总社社长。《李致文存》五卷六册,近二百三十万字,第一卷《我与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上、下)、第三卷《我与出版》、第四卷《我与川剧》、第五卷《我的书信》,收集李致近三十年来创作的文章,并附多幅照片和资料,具有文学和史料价值,值得收藏。

首发式上,朱丹枫在讲话中表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李致文存》的首发非常有意义,四川出版人有责任、有义务不断推出四川老作家的好作品,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读物。李致同志的文章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一个作者、一个读者,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就是要把心交给读者,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出版人学习,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不能没有魂、没有根,四川出版界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多出像《李致文存》这样的好书!


朱丹枫讲话



刘建刚在讲话中表示,李致同志是受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衷心爱戴的老领导。他人生中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与时代紧密相连。他说真话、讲真理,数十年来笔耕不辍。改革开放以来,李致同志在四川出版界、文艺界、戏剧界长期担任领导工作,既是四川出版事业的开拓人,川剧振兴的带路人,青年后备人才的扶持人,浸润于笔墨之间的智者哲人,更是四川文艺家们的守护人。今天,李致同志又把他的宏篇巨作《李致文存》贡献给了我们,书中丰富的文史资料和第一手见闻,为我们进一步研究20世纪中国文艺和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捷径,弥足珍贵,值得全省文艺界认真学习领会。


刘建刚讲话


章玉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川剧作家徐棻,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李致文存》总序撰稿人、评论家廖全京,四川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杨字心,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杜建华等嘉宾纷纷发言,回顾与李致同志一道奋斗在宣传战线、出版战线、文艺战线和川剧振兴事业中的点点滴滴,川剧表演艺术家左清飞、刘芸现场献唱川剧小段。大家一道向李致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对《李致文存》首发表示热烈的祝贺。



李致致谢


李致在致谢中表示,他受鲁迅、巴金的影响,踏上文学以及人生旅途。1992年后,他以“往事随笔”为题,不知不觉写了一百多万字,包括已出了四个版本并受到不少报刊转载和播音的《我与巴金》。改革开放以来,他主要在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学艺术几方面工作,留下了相关的文字和资料,既是往事,于人、于己、于事完全真实,写了七十多位铭记在心的人,“努力想在理解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纯洁、光明和温暖”,也愿与读者分享。这三十多年的作品集中在一起,就是今天这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致文存》。李致谦虚地表示,不敢与李劼人、沙汀、艾芜、马识途和王火等著名作家的文集为“伍”,为有所区别,所以叫“文存”,他只是“向巴老学习,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首发式上,主办方向图书馆、学校代表赠送了新书。(丁一)


主办方向图书馆、学校代表赠送新书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