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四川省文联系统传达学习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 16:36 来源: 四川文艺网


7月17日,四川省文联在成都新华宾馆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精神。省级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各市州文联负责人,省文联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省文联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学习。

会上,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传达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精神,重点传达了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同志的讲话精神。

平志英指出,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是继去年全国文联深化改革工作座谈会以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国文联系统首次召开以基层文联工作为专题的会议。李屹同志在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近年来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基层文联建设重要意义,提出新时代加强基层文联建设的总要求是“坚定方向、把握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职能、扩大覆盖;繁荣文艺、服务人民;因地制宜、开拓创新;自加压力、主动作为”,不断适应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新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自觉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着力在坚定方向、把握导向上推进基层文联建设;着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推进基层文联建设;着力在强化职能、扩大覆盖上推进基层文联建设;着力在繁荣创作、为民服务上推进基层文联建设;着力在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上推动基层文联建设;着力在自加压力、主动作为上推进基层文联建设。

平志英强调,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结束后,省文联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有关精神,同时以书面汇报的方式,向省委、省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领导汇报了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的有关精神。省文联结合自身实际,拟订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全省基层文联建设的四点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四川省文联系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导向,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同进,结合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抓好理论学习,推动教育忘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二是探索建立省文联联系指导基层文联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了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成员联系市州文联、县级文联制度,将基层调研做为落实全国文联基层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举措和办法,及时总结基层文联的各类创新性举措,促进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应用。三是着力推进省文联深化改革工作,切实推动文联基本职能由“联络、协调、服务”拓展为“团结引领、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把文联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覆盖面大、凝聚力强、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紧紧抓住文联深化改革和加强基层文联建设这两个重要机遇,通过强化职能建设,切实解决同文艺工作者联系不紧密,对新文艺群体覆盖不广,服务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四是适时召开四川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共同探讨文联建设的相关问题,共同提升基层文联的工作水平。

平志英指出,李屹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基层文联建设还存在“组织覆盖不平衡、基本工作条件不平衡、作用发挥不平衡、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状态不平衡、当地党委政府对文联工作的重视支持程度不平衡”等问题,这五个不平衡,也是制约四川基层文联工作的主要瓶颈,希望全省文艺工作者: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基层文联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联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繁荣发展文艺、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二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在交流借鉴中提高基层文联工作水平,认真研究梳理基层文联建设的经验材料,总结提炼好的做法,不断探索当地基层文联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三是要坚持攻坚克难,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和主要任务持续发力,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抓好改革的整体谋划,深入研究改革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作为,赢得理解、取得支持。

平志英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关怀厚爱。全省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嘱托、铭刻初心、担当使命,更加自觉地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领风气之先,用更多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回馈时代、奉献人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