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会现场
12月30日,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颁奖会在成都新华宾馆举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省委老领导、省文联名誉主席席义方,省文联名誉主席李致,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冀彦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钟剑麟,省政协文史委主任吴显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中伟,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编剧魏明伦,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何应辉,省文联主席郑晓幸,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建刚出席。
杨兴平讲话
会上,杨兴平在讲话中指出,我省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时逢新时代,文艺大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加广阔。全省文化艺术界要以此次评奖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升四川在全国文化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贡献力。
杨兴平希望,全省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坚定文化自信,更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火热生活和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养分,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争做崇德尚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晓幸宣读《决定》
郑晓幸宣读四川省文联《关于表彰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获奖作品的决定》。
平志英致辞
平志英在致辞中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委宣传部大力指导下,四川省文联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开展主题文艺活动和主题文艺创作,加强政治引领;始终围绕文艺创作的攀峰铸峰行动,着力推出精品力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始终抓好文艺川军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家,为他们搭建宣传展示的平台。全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为我省文艺繁荣兴盛和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巴蜀文艺奖的评选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天的表彰是对全省文艺工作者这三年来文艺创作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今后我省文艺创作取得更大成果的热切期盼。当前,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正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自觉担当使命任务,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用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把我省七次文代会提出的“六大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以本届评奖和本次表彰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努力实现省委推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目标,为社会主义文艺大繁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大屏幕滚动播放获奖作品和颁奖词,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等艺术门类获奖作品代表相继上台接受表彰。
三年一届的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是目前我省唯一的省级文艺综合类奖项,也是全省最高规格的文艺评奖项目,旨在展示我省优秀文艺成果,引导激励全省文艺家、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全省文艺事业繁荣兴盛。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四川省文联于2019年8月启动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评奖工作, 按照《评选章程》制定严格的实施细则,成立监审组全程监督评选过程,确保评选公开公平公正,优化奖项设置,奖项比上届减少47%,扩大获奖覆盖面,新文艺组织工作者约占40%。经过资格审查、初评、终评等环节,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等12个艺术门类60件优秀作品被授予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大型活动处处长马康强,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成员,省级各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和负责同志,省文联机关处室部分同志,各市州文联主要负责同志,全省中青年艺术家代表以及新文艺组织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