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四川省文联组织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 开展文艺扶贫采风创作惠民演出活动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4日 22:52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丁一

图为古蔺县惠民演出现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四川省文联组织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

开展文艺扶贫采风创作惠民演出活动

2016年3月9日至12日,由四川省文联主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文艺扶贫采风创作惠民演出活动”先后在宜宾市兴文县、泸州市古蔺县和叙永县开展。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东生,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建刚率我省近百名艺术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遵照省委《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2016实施计划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安排部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革命老区人民的心坎上。

图为兴文县惠民演出现场。

惠民演出送文化

为让老区人民共享文艺繁荣成果,省文联组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艺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倾力打造一台精品节目,于3月10-12日,分别在兴文县光明新城市民方场、古蔺县金兰广场和叙永县烈士陵园广场演出,给老区人民送去欢歌笑语。

杂技《力量》

整台节目以前进歌舞团16名姑娘表演的舞蹈《天边的红云》开场,舞蹈表现了红军女战士们将长征途中的崎岖、巍峨化为激荡悲壮的革命豪情;青年歌手谭娟演唱的《映山红》传播了红色能量,还带来新歌《喜》祝福老区人民吉祥喜庆;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文华奖”获得者陈万首先以一曲《扎根人民》唱响主旋律,再以一首《我的情歌》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将这首“小情歌”演绎为与民同乐的大爱;省剧戏副主席、“梅花奖”二度获得者陈巧茹演唱的现代川剧《死水微澜》选段、陈新科的《皮金滚灯》和陈徐、陈星阁等表演的绝活“变脸吐火”精彩纷呈;苏阿郎表演的魔术《悬浮美女》、省曲艺团张旭、李多的相声《水与火》、巴蜀笑星大宝的《青春脱口秀》更是引得全场喝彩、笑声不断;“金钟奖”获得者、东方茉莉女子乐团团长马渲子演唱的《红旗飘飘》让全场观众手中的五星红旗飘了起来;四姑娘组合演唱的《青藏高原》、《家乡》犹如云端天籁;遂宁杂技团表演的《力量》惊心动魄,让现场观众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在古蔺演出现场,本土节目《花灯闹春》登上舞台,古蔺一小35个可爱的小朋友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 “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独特魅力;整个演出在省音协副主席、“金钟奖”获得者罗蓉风光无限、旗帜飞杨的《阳光路上》落下帷幕,让人意犹未尽。

古蔺花灯《花灯闹春》

古蔺演出现场

省文联的精心组织,艺术家们的倾情演出,获得当地观众点赞。

“艺术家淋着雨演出,非常认真!”兴文观众舒丝雨说:“我能感受到艺术家们的敬业精神和歌声中的温暖。”

“红旗都唱来飘起了!”古蔺观众于渊说:“没有想到女声唱的《红旗飘飘》也这样荡气回肠,我们都情不自禁的跟着她(马渲子)唱了起来!”他感谢省文联组织艺术家关心老区人民,送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很有教育意义!很感动!”叙永县城郊中学白显军老师说:这台节目内容丰富,充满了主旋律和正能量,让孩子们接受了红色教育,感受了川剧等传统艺术的魅力,欣赏了国家级水平的歌舞、曲艺、杂技表演,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

图为罗蓉在叙永惠民活动现场。

书画培训播种子

按照活动安排,3月10日上午,在兴文县政府综合楼四楼举办了一堂美术书法培训讲座,由省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一级美术师武海成,四川省书协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郭强担任主讲,县书协会员、文印书院美术书法爱好者、石海文艺学堂学员、城区美术书法教师8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后,兴文县书协主席罗少模兴奋地说:这样高规格、大气魄的讲座,在兴文这样的边远山区开展“绝对是第一次”, 兴文书画界见“大家”的时候少,外出交流的机会少,今天武海成、郭强两位老师放弃采风创作的机会,从如何品鉴美术作品,如何处理浓淡、轻重、大小、主次等方面为学员授课,他们技艺高超,见识博远,对学员视野的拓宽,欣赏品位的提升,创作观念的更新,对兴文县“书”和“画”整体创作水平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为书画培训现场。

采风创作留作品

4天的活动中,百名艺术家先后在兴文僰王山、兴文石海、红军四渡赤水的古蔺太平渡、叙永丹山等地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并在各地笔会上创作出众多反映红军精神,再现红军四渡赤水场景,描绘老区秀美山川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3月9日,艺术家在兴文县僰王山采风,这里是古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竹林茂密,沟谷清幽。76岁的著名画家龚学渊不畏路滑坡陡,在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梁时民等人搀扶下,深入基层采风创作。

3月9日,艺术家在僰王山采风。图为龚学渊(右一)在梁时民(右二)搀扶下,深入基层采风创作。

3月11日,艺术家来到赤水河与古蔺河交汇的古蔺县太平渡,这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最重要的渡口,四渡赤水战役期间,中央红军机关全部驻扎太平镇。艺术家们参观了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毛泽东纪念馆、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并来到太平渡口纪念碑前,向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默哀致敬,敬献花篮。

3月11日,艺术家在太平渡口纪念碑前敬献花篮。


3月11日,画家武海成(左)、姚叶红(右)在太平古镇采风。

太平古镇山环水绕,石级阶梯依山就势,清代古建鳞次栉比,有“小山城"”美誉,历史和文化底蕴厚重。采风活动中,省书协副主席何开鑫文思泉涌,吟出“赤水四渡汇大智,太平两济息波枭。”画家们则拿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写生;突然一阵“咚锵”锣鼓,让宁静地小镇热闹起来。

“唱得好!一听就是正宗的腔调!”

“唱了几句过后我们的二胡就跟不上趟了。我们就是缺少向名家学习的机会,今天整到了!”太平镇的“玩友”晏昌荣说。

原来,采风队伍中的川剧演员陈兴科和陈星阁,偶遇正在自娱自乐的太平镇“玩艺队”川剧爱好者,一时技痒,现场“切磋”了一段《斩黄袍》,技惊四座!

图为陈兴科(红衣红裤者)和陈星阁(执金钱板者)演唱《斩黄袍》。

画家刘叙伦已是第三次来太平渡,前几天他一直在“打腹稿”,想尝试在感受渡口实景后,马上在笔会这样短的时间里去创作去表现当年渡江的大场景,“既不失水墨的味道,又表现写实的临场感。”古蔺笔会上,刘叙伦创作的《太平渡口保卫战》引起广泛关注,他自己感觉“气氛有了,还缺少细节。”

古蔺笔会上,画家姚叶红创作的《太平之春》生机勃勃,既表达了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这个主题,又歌颂了今日的建设成果,语含双关。他介绍说:太平渡景色“很美很入画”,能给艺术家带来“绘画感”,同时它又是红军四渡赤水的要津,蕴含着浓厚的红色文化,深入生活,创作的情绪状态自然出来,比较得意。

古蔺笔会上,86岁高龄的古蔺县文联顾问、县书协名誉主席、县诗书画院顾问许文榜感慨:这样规模的笔会,在古蔺历史上是第一次,引起了轰动。艺术家们在笔会上画尽了古蔺的山山水水,写出了老区人民的精神面貌,歌颂了红军长征精神,非常好!将对古蔺的书画创作和文艺繁荣产生积极地影响。

活动期间共举行了三场笔会, 35位画家和5位书法家为兴文、古蔺和叙永三地留下317件(幅)书画作品,支持当地文化发展。

刘叙伦作品《太平渡口保卫战》

图为姚叶红和他的的作品《太平之春》

精准扶贫助老区

3月10日,兴文“千人走基层·同心助脱贫”百村文艺巡演的启动仪式与四川省文联的文艺惠民演出活动有机结合,为兴文创作编排精准扶贫的文艺节目到各村巡演打下基础。兴文县委书记沈军表示,兴文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民热爱文化、向往文化,感谢省文联组织艺术家来讲文化、传文化、送文化。

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表示,省文联组织艺术家送来文艺春风,为古蔺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助力。古蔺人民将大力弘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红军长征精神,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下,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叙永县委书记陈景强表示,在全县人民正为打造“精准脱贫示范县”奋力前行之际,省文联组织艺术家来到叙永,为全县人民送来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这是省文联对叙永扶贫攻坚的大力支持,更是对叙永文化的一次精准脱贫。

图为叙永笔会现场。

《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提出,今年面向88个贫困县,重点支持1801个贫困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在贫困县开展220场次文艺惠民演出。四川省文联此次活动,在宜宾市、泸州市文联和兴文、古蔺、叙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了“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理念,实施多项文艺扶贫举措,扶持当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助力老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实实在在地把文化送到群众中,为贫困地区、红色老区的基层群众送上了一个文艺扶贫大礼包。

省文联重走长征路主题文化惠民活动还将在我省20个贫困县、革命老区持续开展。

(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