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四川省文联组织艺术家走进犍为马边沐川
开展文艺扶贫采风创作惠民演出活动
2016年4月6日至10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精准扶贫的部署和要求,由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副书记副主席李兵,副书记刘建刚带队,组织我省近百名艺术家先后走进乐山的犍为、马边、沐川三县,开展了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文艺扶贫、采风创作以及惠民演出活动。这是省文联以文艺的形式,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边远贫困山区、送到少数民族群众身边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得到了乐山市委宣传部和所到之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使此次活动落到实处,蒋东生在动员大会上要求艺术家们,要本着扎根群众,向群众虚心学习的思想,真诚面向基层,认真对待,务求实效,使基层干部群众满意。
4月6日,犍为县惠民演出现场。
第一站:历史名城--古韵犍为
乐山的犍为、马边、沐川三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山高路险,交通不便,是传统的贫困县,其中马边还是乐山市的彝族县,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匮乏。
4月7日,蒋东生(左二)、赖淑芳(左三)与艺术家参观犍为县嘉阳矿业遗迹
6号下午4点,当艺术家们来到犍为的城市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时,吸引了众多闻讯赶来的群众,有的是提前一天就知道这里有省上来的节目要演出。广场上人头攒动,连周围楼房的屋顶、阳台也挤满了人群。前进歌舞团16名美丽姑娘优美热情的藏族舞蹈《扎西热巴》拉开演出序幕,祝福犍为人民吉祥如意。独唱《囍》、《江山》、《情系老百姓》、《青藏高原》、舞蹈《鸽子花开》《大漠之花》等优美动听的节目纷纷展现在市民面前,川剧、相声、魔术、杂技等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将演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英俊帅气的青年歌唱演员梁哓何时演唱的《贝尔加湖畔》赢得了一致喝彩。
4月6日, 星光大道月冠军李书伟在犍为县演出现场。
来自中国石化的歌唱演员、《星光大道》月冠军李书伟一曲饱含深情的歌曲《我是农民的儿子》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面对热情的犍为群众,他还走下舞台与观众握手深情拥抱,他激动地说道:“我是第一次参加省文联文艺扶贫活动,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和灯光,但有老百姓的热情,这就是我的光和热,我比站在《星光大道》舞台上还激动,我要把这份爱带到星光大道,带到中国石化!”。演出在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罗蓉的《阳光路上》的优美歌声中落下帷幕。
4月6日,犍为县演出现场。川剧演员陈兴科表演川剧《皮金滚灯》。
4月6日,歌唱家罗蓉在犍为县惠民演出现场。
4月6日,犍为县惠民演出现场。
晚7点30分,在驻地会议室里笔会创作开始了,犍为县书画爱好者们也来到笔会现场观摩学习,虚心求教。郭强、梁时民、管民㭎、龚学渊等画家和书法家36人参与了现场创作。笔会持续三个多小时,留下《春涌犍为》等书画作品35幅、书法作品65幅,作品将由犍为县相关部门统一编号存档,妥善珍藏,用于犍为的文化建设。
4月6日,犍为县笔会现场 --摄影 任军
4月7日上午,书法美术家、艺术表演家们一行前往来到嘉阳·桫椤湖景区采风。艺术家们乘坐的是被称为工业革命活化石的嘉阳小火车从跃进站出发前往芭沟古镇。火车行驶在石溪镇到芭沟镇黄村井的芭石铁路上,坐在十分简陋的长条木凳的车厢里,听着轰鸣的汽笛、闻着呛人的煤灰、感受着摇晃的车厢。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英式小楼、片片芭蕉林、满脸淳朴的村民,艺术家们恍惚穿越了时光。远处的路上景致也非常美丽,青山叠翠,峡谷幽深,层叠梯田,古村寨和炊烟袅袅的民居,让人觉得亲切无比。非常幸运的是还欣赏到桐花开放,据说此花花期只有一周时间。
4月7日,艺术家们在犍为县体验嘉阳小火车
小火车穿越到芭沟古镇,艺术家下车参观英式、苏式民居;走过有忠字舞舞台、五角星、毛主席语录的东方红广场,感受红色文化;参观嘉阳矿山博物馆了解煤矿历史和文化;乘坐老爷车穿越芭马峡,欣赏沿途稀有的亿年桫椤树,坐上观光船感受桫椤湖幽静、翠绿的美好风光。
嘉阳之行全程象在梦中穿行,镜头里收入的是前世的记忆,留给艺术家们的是魂牵梦萦,慢慢回味。
在芭沟古镇工农村,中国美协会员,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邓维彬伫立在河边,欣赏着对面山谷中一排排上世纪英式青瓦小阁楼,手机拍个不停。他认为建在大山里的这些英式小青瓦民居,感觉特别和谐,能带来创作的灵感,感慨说道:“这些虽然很老旧但生态的房子,就像我们人的一生,如果说60岁以前是一种吸取,那60岁以后就是释放自己能量的时候。我们这代人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做好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通过艺术作品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传递出,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东西。”当晚笔会作品《嘉阳印象》就是根据英式小楼创作。
邓维彬采风创作作品
犍为县委书记陈明对艺术家们在犍为县为期两天的演出、采风创作表示真诚感谢:“县委政府正加快文化惠民建设,文化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艺术家们的到来必将为犍为2万名贫困群众迈向小康提供新的动力。”
4月8日,马边县烟峰镇惠民演出现场 阿坝州“四姑娘”组合演唱《青藏高原》 摄影 任军
第二站:美丽新村--彝风马边
4月8日一早,艺术家们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驶向烟峰镇采风、演出。1个小时的车程后,一座充满彝族风情的小镇呈现在眼前。高山峡谷间,薄雾缠绕在半山腰,红瓦白墙或青瓦白墙的特色彝家新居错落有致,小朋友在广场上嬉戏玩耍,明朗的笑声回荡山间。
4月8日,画家周雅玲在烟峰彝族寨子写生
艺术家们游览民俗博物馆,与彝家人合影留念,有人登高望远,有人边走边拍,有些人拿出速写本开始写生,或坐在公路旁,或站在长廊上,神情专注,一笔一划勾勒彝家新寨图。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水墨西域雪山画法创始人李兵百忙中抽空来到马边县采风,此时也提起画笔将彝家美景勾勒在画板上。他说:“看见自然之美,就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和灵感,我们要经常走进自然,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创作更多的好作品。实践证明,省文联坚持组织艺术家把文艺送到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送到最需要精神生活的基层老百姓当中的这个路子是正确的。”
4月8日,马边县惠民演出现场,表演《变脸吐火》
此时烟峰镇彝家新寨广场热闹非凡,远远地就能听到广场上传来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原来是文艺汇演已经开始了。从周围十里八方村村寨寨闻讯赶来的彝族同胞穿上节日盛装正汇聚在这里欢天喜地观看艺术家们的演出,有些村民是从几十里外的村寨走路过来的。魔术师杨屹正在表演魔术《见证奇迹》,只见爵士乐中他身手敏捷变着戏法,一会儿变鸽子、一会儿变鲜花、一会儿满天星,大家看得目不暇接,连连叫好。
4月8日,马边县惠民演出现场 摄影 任军
4月8日,马边县惠民演出现场
川剧演员陈星阁、陈徐、熊挺的川剧绝活《变脸吐火》看得小朋友目瞪口呆;遂宁市杂技团李镇宏、陈玉洁表演的肩上芭蕾杂技《年年有余》惊心动魄、凝神屏气,好多观众捂着嘴不敢叫出声,不敢拍手,生怕一个声响使得山谷间舞台上那个单脚踩在肩膀上的人儿会掉下来;陈兴科夫妇表演的川剧《皮金滚灯》和省曲艺团张旭、李多表演的相声《水与火》让观众笑得前仰后翻;歌手陈万在唱《我的情歌》时,走下舞台与彝族热情握手互动,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剧协会员,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沈丽红是第一次参加省文联组织的文艺惠民演出活动,虽然牙痛让半边脸肿烫起来,她依旧精神十足地表演了川剧经典唱段,唱腔依然婉转优美,把语言生活气息浓厚的川剧表现得韵味十足。
4月8日,马边县烟峰镇惠民演出现,李镇红、陈玉洁表演杂技《年年有余》
12个节目2小时仿佛在眨眼就完了,彝族同胞意犹未尽,久久不愿散场。
六年级学生敖苏布西绯红小脸说:“这个节目好精彩啊,尤其是那个魔术师叔叔的表演,觉得他很努力。我也要努力学习以后考大学学魔术,像他一样给很多的观众表演节目。”
烟峰小学老师王建中:“这个文化下乡活动非常好,学生眼界更加开阔了,我最喜欢那个杂技表演和藏族歌曲。”
乡镇干部曲别美曲还有点害羞:“我们这里农民的房子基本都是靠国家精准扶贫才修起来的。但以前没搞过这种文艺活动,你们的到来对我们以后的旅游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也将会挖掘民间的文化艺术来吸引游客,感谢你们这次带了那么多好节目给我们看,请你们以后多多关心提拔,彝族地区需要你们!”
4月8日,马边县烟峰镇演出现场,歌手陈万演唱《我的小情歌》 摄影 任军
4月8日,马边县惠民演出现场,杨屹表演魔术《见证奇迹》
75岁的村民老阿妈曲别莫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今天看到了以前只有电视头才有的节目,我们真的高兴啊,心头欢喜啊。感谢共产党!感谢习近平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老人家居然手舞足蹈大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看着欣喜万分的群众,成都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爵士魔术创始人杨屹很感动:“我们的老百姓很少看这种高规格的演出,我也来自大山,知道他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能亲自感受这艺术的氛围和熏陶,老百姓都非常开心,听说有些人要走路20多公里来看演出,我非常感动,感觉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文艺扶贫是一种传播正能量的扶贫方式,是精神财富,让老百姓多了解一些艺术流行趋势、国家政策,多看看才能了解这个世界。特别是我们的曲艺,生动活泼。经济发展,反腐倡廉等通都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告诉老百姓。面对改革开放,他们会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改变。”
4月7日,马边县笔会现场 摄影 任军
4月7日,马边县现笔会现场。画家梁时民(左二) 展示作品 摄影 任军
书画艺术家们还为马边留下了绘画作品36幅、书法作品66幅。
马边县县委书记郭正强表示,当前马边正处于脱贫奔康的决战期,亟需凝聚各方力量,省文联艺术家一行的到来,助推了马边的文化艺术发展,必将助推马边文艺迈上新台阶。
4月9日,沐川县惠民演出现场演出现场--乐山 曾文/摄
第三站: 山水画廊--生态沐川
4月9日,艺术家们来到活动最后一站——素有“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美誉的沐川县,这里是全省唯一覆盖县城的国家森林公园。天下起绵绵细雨,空气沁人心脾,山水在雨雾中更像一幅水墨画卷。艺术家们撑着伞一路参观县城湿地公园、桃源山居三溪村文化大院、青年客栈、农耕博物馆。
4月9日,艺术家们在沐川县参观青年旅社
下午,天气放晴,书画家来到沐川竹海“萧洞飞虹”,山水诗画自然天成,别具一格的天然美景让他们赞不绝口,纷纷拿出画笔,现场写生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术馆副馆长张国忠多次参加省文联的文艺惠民扶贫活动,他说认为文艺扶贫这种形式很好,艺术家最高境界就应该实实在在走到大自然,深入老百姓生活当中去挖掘美,创造美,这样的作品才会生动。同时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我们的作品认识绘画这种造型艺术的魅力。
4月9日,歌唱演员谭娟在沐川县惠民演出现场---乐山日报 曾文/摄
下午3点,沐川县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省文联扶贫惠民演出拉开序幕。魔术、杂技、变脸、吐火、歌舞、相声等节目为观众奉献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女儿喜欢看变脸吐火,兴奋得不得了,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呢。”与女儿一道观看演出的沐川市民罗燕高兴地说。
4月9日,青年歌手梁哓何时在沐川县惠民演出现场--乐山日报 曾文/摄
晚上7点30分,笔会在酒店2楼大会议室举行。白天采风,晚上创作,笔墨之间,尽是风情。彝家新寨,彝族阿咪子,新农村风貌,墨绿山水、竹海风光……书画家们以此为素材,挥毫泼墨,用画笔表达所观所想,创作出《大佛常佑》、《萧洞飞虹》、《紫云初春》、《澄怀观道》等绘画作品31幅、书法作品70幅。
4月7日,马边县笔会现场 摄影 任军
4月9日,沐川县笔会现场 摄影 任军
中国书协会员,省女书法家联盟副主席齐建霞认为书画家参加省文联组织的采风创作文艺惠民活动非常有意义,看到了犍为、马边、沐川等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领略山川美景,我们充满激情,精心创作出一批反映当地风光美景、民俗风情的书画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为当地留下一批宝贵的精神艺术财富。希望多参加这种文艺惠民活动,传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服务于人民。
沐川县委书记鲁力表示,今天省文联组织艺术家走进沐川,开展采文艺扶贫惠民活动,体现了省委和各位艺术家对沐川26万竹乡儿女脱贫奔康的真切关怀,爱美的艺术家和爱美的沐川人民将相得益彰,在你们的鼓舞下我们将更坚定“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总取向,加快扶贫攻坚,创造沐川美好新生活。
4月6日,川剧表演艺术家沈丽红在犍为县惠民演现场
4月6日,犍为县惠民演出现场,张旭 、李多相声表演
此次乐山行,文艺扶贫惠民活动在4天时间里惠及乐山市 3个区县,40名艺术表演家、演职人员共演出3场,每场12个节目2小时;举行了3场笔会, 35位画家和5位书法家共为犍为、马边和沐川三地留下303件(幅)书画作品。
活动中,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赖淑芳全程陪同,见证了艺术家们的辛勤付出。离别之时她深情地艺术家们表达了感谢、感动、感恩之情:“感谢你们不辞辛苦,用德艺双馨的品格给文化人树立了榜样,感谢你们为乐山扶贫攻坚尽力,感谢你们给乐山老百姓带来了欢乐!”
“艺术家们在乐山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感受颇多。通过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文艺扶贫,惠民演出,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斗志和热情。通过这几天的感受,艺术家们在群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生活中获取了有益的素材,在实践中创造了精品力作,在工作中惠及了人民群众。”蒋东生表示,今后将继续为山区书写、放歌,为我省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氛围。
乐山市委书记彭琳表示,省文联组织的这次文艺扶贫惠民活动,规格高、立意新、内容实,不仅给贫困群众送来了党和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温暖,还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拔掉思想“穷根”,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期待艺术家们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把乐山贫困地区的自然美、人文美展现给世人,助推贫困地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4月6日,犍为县必会现场,画家童昌信创作《春涌犍为》
画家李江采风创作作品
画家孟夏采风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