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作品《宇之碰撞》,明胶卤化银照片。
四川摄影家阿斗最新个展《何地/何时/何物》,近日在上海M97画廊举行,展出了艺术家2016年以来以明胶卤化银工艺创作的作品。
初看之下,《何地/何时/何物》参展作品都显得十分抽象。作品《十字路口》布满了黑白相间的横向条纹,几根纵向和斜向的条纹穿插其中,营造出斑马线和城市道路的视觉效果。《积木》用上百条黑色短条纹组成,既给人带来游戏“俄罗斯方块”的感觉,又和鳞次栉比的高层住宅非常相像。而在《宇之碰撞》中,规整的形式感被率性的东方气韵代替,泼墨山水般的线条相互交织,“墨点”四处挥洒,让人很难意识到这是摄影作品。
“摄影的镜头对着外界,但是无论你愿意与否,其实也始终对着你自己。”创作《何地/何时/何物》之前,阿斗相继拍摄了《沙马拉达》《阿斗》《草叶集》三个系列。对象和风格迥异的四组作品,呈现出从“人”到“物”,从“写实”到“抽象”的变化轨迹。
《沙马拉达》呈现了大凉山地区的风景和肖像,山坡上前行的男人、雾中矗立的女人、面容沧桑犹如刀刻的老人,以及跑马场、集市、马车、云雾缭绕的山顶等。其后的《阿斗》系列,作者将自己融入自然环境作为拍摄对象,显得愈发率性、放达。
而在《草叶集》中,人已经不再出现。“对那种实打实地拍场景、拍人有点烦了。”尽管与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集同名,然而阿斗坦陈《草叶集》并未从中获得灵感。“读了两句就不想读了。但我想表现草叶,表现平民,表现微不足道的生命,这个跟惠特曼的初衷一样。”
《草叶集》的创作非常率性。阿斗在地上放张纸,将手边的植物放上去就拍,却获得意想不到的“水墨韵律”。“灰尘、草芥、孤枝等中国文化的抽象符号,被刻画出如同泼墨绘画般的精气神,线条、力量、气魄等内在气质被表现得出神入化。”《摄影之友》杂志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