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出土文物。
巴蜀印章。(受访者供图)
蒲江发现大型船棺墓群
继成都商业街出土战国时期大型船棺墓以后,蒲江县再度发现战国晚期高等级大型船棺墓葬群。
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这一考古成果。据介绍,此次考古共发现60座墓葬。在已经发掘的43座墓室中,共出土了300多件铜器、漆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专家推测,这批墓葬极可能是蜀地最高权力机构派驻蒲江控制盐矿的高级官员们的家族墓地或聚落公共墓地。出土的11枚刻有神秘图案符号的“巴蜀印章”,将为解答古代蜀国是否拥有文字提供研究实物。此外,出土的“蜻蜓眼”饰品,也再度证明四川早已对外展开经贸和文化交流。
大型船棺墓群珍稀文物成堆
蒲江鹤山镇飞虎村,原本拟进行商业开发的一块用地,如今已被砖墙围得严严实实。正处于发掘中的这片战国船棺墓群,便集中分布在1万平方米的工地上。考古现场负责人龚扬民介绍,这片墓群是去年9月配合蒲江这块商业用地开发前的勘探中发现的。当考古人员展开抢救性发掘,才发现这片墓群共有60座墓室。
随着发掘展开,考古人员发现,这片墓葬可辨认的几乎全是船棺葬的形式。打开厚重的棺体,被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陶器、铜器、漆木器甚至草编等随葬品重见天日。龚扬民说,此次考古出土的陶器有160多件。随葬的120多件铜器,则主要有铜剑、矛、弩机等兵器以及容器、工具、印章等。此外,墓室中还出土了木几案、木梳、竹编器、草篓、战国半两、玻璃珠等器物,其中木梳、木几、草编器等,都是战国时期巴蜀地区考古发掘中鲜见的珍贵文物。而其中一座墓中还发现了10竹篓粮食和种子,它们的形态和颜色皆保存较好。
现场领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刘雨茂研究员说,这极可能是当地负责盐矿的高级官员们的墓地。此次发现的战国船棺墓群,恰好处于蒲江盐井沟附近。在两千多年以前,此地已开始凿井产盐。而当时这些重要资源必然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批墓地,极可能就是被派驻到当地的官员家族墓地或聚落公共墓地。”刘雨茂说。
印章能否揭开“巴蜀图语”之谜
让考古人员尤其惊喜的是,在泥土中,居然发现了11枚铜质印章。透过斑斑锈迹,依然能看到各种神秘图案。这些图案,就是被怀疑为可能是古蜀文字的“巴蜀图语”。
刘雨茂说,对古代蜀国是否发明过文字,一直没有文字记载或确切的考古证据。最近几十年,四川曾先后发现过两百多枚巴蜀印章,其制作年代从春秋跨越至西汉早期。这些印章大多刻有虎纹、手形纹和花蒂纹等图案,造型多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或山形,直径从一厘米至两三厘米不等。随着出土印章越来越多,这些被统称为“巴蜀图语”的图案究竟是文字还是另有其意?已引起学界关注。几十年来,有专家说这些图案就是古蜀的象形文字,也有人认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族徽或宗教符号。还有说法,称这种印章也就是一种通关的使用凭证,或者传递机密文件时的特殊暗号。龚扬民说,这次出土的印章,大多放在墓主的腰部和颈部位置,推测可能是挂在墓主腰间或颈上。但这些印章究竟是如何使用?还需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