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吴为山:奥运设计的中国理想与浪漫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7日 09:01 来源: 中国文艺网
作者: 李想

W020220207365720025388.jpg

  2月4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惊喜迭出,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相融相交,看到了中国人对团结、和平、友谊的浪漫表达。 

  冬奥设计还有惊喜吗?今日,中国文艺网专访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评审组专家委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他如何微笑讲述中国故事。

  冬奥会徽:冬之梦,飞翔梦

  中国文艺网:这次冬奥会开幕式大家都被“中国人的浪漫”震撼到了,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艺术总监,还有哪些奥运设计细节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W020220207365720026733.jpg


  吴为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视觉与内涵兼具,一目了然。会徽的色彩比较有冲击力,色彩与奥运的五环色彩相呼应,与国际残奥委会的标志的色彩也是相呼应的。设计充满了理想的、梦想的蓝颜色,和热情的、力量的黄颜色、红颜色,都是大自然里的基本元素,都在这个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其中,红颜色和黄颜色还是国旗的颜色,就像世界比赛中,在国歌奏响时候徐徐升起的那一面五星红旗,所以给人以巨大的力量。

  这次的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让世界更多的对中华文化产生美感、敬意的重要途径。“冬”的标识,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智慧并具有美感的。设计包含着以人为中心,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设计内核。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以弧线体现运动感、运动当中变化的节奏,体现了冬天人们用生命和自己的意志与大自然的对话。以人为中心也是奥运的宗旨,即通过和平的竞技,达到相互的了解、理解,建立友谊。通过运动加深友谊,产生相互的敬意,在相互凝视、相互关注、相互战胜之间,建立人与人之间对尊严的尊重,以及对人类命运终极价值的关怀。

  残奥会的“飞跃”标志,也是匠心独运。因为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比较特殊,那么怎样体现这个特殊呢?即生理上虽然残疾但是心理上是健康的、圆满的。所以用了一个似乎像轮椅的造型,把它进行变体,就是“放飞梦想”。人和轮椅的组合,组成“飞”字。我想,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他们共同的取向、共同的一个追求和价值,就是通过运动展现人生独特的价值,通过运动来放飞理想,追怀梦想。

  冬奥奖牌:天地合,人心同

  中国文艺网:每次奥运会的奖牌都非常受到关注,冬奥会历届奖牌设计也是各具特色。听说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奖牌设计让您印象深刻,请您为大家解读一下奖牌设计的巧思。

W020220207365720023063.jpg

  吴为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彰显了文化底蕴。奖牌是不同主办国家文化特色铸就的独特的景观元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取名“同心”,一方面是和奖牌的形象设计来源有关,它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五环同心,同心归圆。另一方面“同心”也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同时也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参与冬奥、共享冬奥。与此同时“同心”这个概念也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一脉相承,并与“双奥之城”相呼应。

W020220207365720028463.jpg

  奖牌“同心”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文化含量。奖牌借助了西汉时期出土的玉璧,造型和图案都十分具有装饰意味,巧妙地将这些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奖牌的设计中去,结合祥瑞纹样、冰雪纹样,圆形纹样上还有24个点,象征星辰日月,也象征着体育的星空是灿烂的,也象征着运动员们在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中都是闪亮的“明星”。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冰雪底纹上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以及“Beijing2022”字样等相关信息。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雕塑顾拜旦:

  胸阔天下,笑面人生

  中国文艺网:早在201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请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塑像。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之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办公桌上签署邀请函,邀请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及各位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时,您的这件作品《微笑的顾拜旦》就摆放在桌子左上角。这可以算是冬奥的一个“浪漫彩蛋”吗?请您谈谈这件作品。

W020220207365720026957.jpg

《微笑的顾拜旦》摆放在桌子左上角

  吴为山: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将使北京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世界在期待中国,中国也做好了准备。这件雕塑的缘由是2017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洛桑奥运总部,巴赫主席写信给我,希望我来创作一个顾拜旦的像。曾经法兰西学院的院士让·卡尔多创作过一个全身的塑像,而我这个胸像创作重在于顾拜旦的表情,这个表情我选定了他的微笑。创作要注重形神兼备,创作时,我参考了大量照片、以及顾拜旦的生平传记,了解到他对体育竞技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自信,一种对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阐释。奥林匹克是全人类公平竞技的运动,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向往、力与美的结合。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正是维护世界和平,让人们在公平竞争中,对彼此更加了解,对对方的价值的欣赏认可,从而达到团结的一种力量。所以他的心胸是开阔的,他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我抓住他的微笑进行创作。

W020220207365720027722.jpg


  2017年1月,吴为山创作的《微笑的顾拜旦》雕塑立于国际奥委会总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雕塑前握手。

  我创作的这个顾拜旦雕塑,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揭幕的时候,巴赫把它命名为叫《微笑的顾拜旦》。巴赫对中国文化一直非常感兴趣。他曾经说,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体育与文化的结合。美术作品是非常好的例子,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人类和平的祈福,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理念。在习近平主席去访问的时候,巴赫非常骄傲地向习近平主席介绍,说在奥林匹克总部终于有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先生的作品了,而且它是《微笑的顾拜旦》。这是来自中国的微笑,这也是来自中国的雕塑家的作品,它表达了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一个深刻的理解。也表现了中国人以微笑面对世界的一种人生态度。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