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为抓手,齐心协力助脱贫
——青川县三锅镇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成立侧记
周春锋
公元263年,三国名将魏国邓艾率精兵数千偷渡阴平,出奇兵以伐蜀。翻越飞鸟难逾的摩天岭后,大军在摩天岭南麓取三块巨石支锅安营扎寨,饱飨士卒,鼓舞将士南下建功立业,最终成就不世之功。大军安营处留有三锅石遗迹,今位于广元市青川县三锅镇境内。
一千七百多年后,这条曾经刀光剑影的三国故道再次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会战——脱贫攻坚走向高潮。脱贫攻坚事关经济民生,意义非凡,其参与者更加广泛。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五年以来,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被国务院表扬为扶贫开发考核“三好生”。 青川县三锅镇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青川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全力推进中国生态康养旅游明县建设。三锅镇依托于全县的发展定位,在脱贫攻坚中心工作中多措并举,建立起以种植香菇等食用菌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以种植莲藕为主的杲阳关田园综合体。同时,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三国文化、农耕文化、红军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青川县三锅镇全貌。 摄影:谢谦
青川县三锅镇食用菌产业园区。摄影:谢谦
但省十一次党代会也指出,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经济,广开渠道,决胜脱贫攻坚。青川县三锅镇是怎么做的呢?
小支点撬动脱贫攻坚大局
脱贫攻坚,既要按部就班、不可或缺的稳扎稳打,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等,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工作方向。这一点,三锅镇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整洁完备的基础设施,可谓是栽下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梧桐树”,但要吸引游客,同样也面临着“酒好也怕巷子深”的现实难题。乡村生态旅游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城市发展要城市营销,乡镇要发展旅游经济,同样需要营销。但作为最基层的行政区划,乡镇政府渠道匮乏、资源有限,不可能大规模投入,但三锅镇选择了一个巧妙的突破口——2017年7月24日,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三锅镇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成立。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向辅导站授牌。广元市摄影家协会负责同志,青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小武等参加了授牌仪式。青川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邓建新任辅导站站长,三锅镇党委书记兼任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副站长。
图为青川县三锅镇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成立仪式现场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图左)向三锅镇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授牌。
乍看之下,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和脱贫攻坚、发展生态旅游似乎并没有太大联系。但自媒体时代、读图时代,一张图片爆红一个景点,一张图片引发关注成为常态,小图片蕴大能量。三锅镇党委、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手机摄影不仅属于文化艺术,更是良好的乡镇营销手段。在发展乡村旅游上,是将三锅镇自然和人文资源变现的一种方式,全镇一万多居民,每台手机都是潜在的宣传与推介力量,为此做出工作上的尝试,是值得的。而据记者了解,三锅镇群众也喜爱摄影,在街道、田间,随处可见拿起手机拍照的场景,全镇拥有一定的摄影文化基础。
图为辅导站成立仪式当天,三锅镇群众前来观展。
青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小武表示:近年来,青川县委、县政府在狠抓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把文化文艺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十分重视对青川的宣传推介。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的成立,我们镇、村一级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可以通过最基层的老百姓用手机记录身边事,用影像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传播真能量作品,从而有力宣传当地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青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积极作用。
图为省摄影家协会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工作委员会同志为三锅镇辅导站赠送手机摄影器材
三锅镇党委书记李鑫在辅导站成立仪式上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三锅镇党委政府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切实办好辅导站,保障建设、监管运行、维护平台,将辅导站办成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摄影爱好者提供学习摄影、辅导培训、创作采风的教育基地,办成一个讲好青川故事,宣传、展示青川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对外窗口;办成一个培养乡土摄影人才、服务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服务平台。
一个小小的“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成为丰富文化建设,盘活自然人文资源,提升乡镇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力点。
帮助呈现一个大爱崛起的立体新青川
“5·12”特大地震中,青川是重灾区。时至今日,东河口遗址肃穆的“震难天冢”仍旧述说着灾情的惨烈,但遗址上也巍然挺立着马识途手书、浙江人民援建的“大爱崛起”纪念碑。在青川县城巨大的感恩墙下,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谢和敬感慨:时隔八年再来青川,变化翻天覆地。八年前的青川震后百废待兴,八年后的今天,新青川顽强地在川北大地拔地而起。绿水青山中新青川市容整洁、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劳作、生活,处处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气息,这座感恩奋进的新青川给人强烈的印象。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大爱崛起”纪念碑。
青川有重视文化艺术的政策土壤,有丰厚的摄影文化氛围。青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小武介绍,近年来,青川县委、县政府在狠抓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青川宣传推介,青川在全力推进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建设之际,组织本土摄影家有针对性地创作一大批优秀摄影作品,多次赴外地交流展出并屡屡获奖。
在广元市摄影家协会的帮助指导下,青川县摄影家协会实力强大,拥有会员160余名,其中省摄影家协会会员60余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6名。这样强大的摄影群体在全省县级摄影家协会中也并不多见。令人感佩的是,青川县摄影人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反应,及时赶赴现场,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灾情,为媒体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向全国人民传递出青川灾情。在灾后重建中,也将镜头聚焦青川的顽强崛起与感恩奋进,为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川的摄影师群体的发展壮大,为回馈群众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三锅镇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成立仪式上,青川县摄影家协会多位骨干摄影家接过省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辅导站工作聘书,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县摄影家协会也积极动员起来,用好协会资源,积极辅导、组织创作,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呈现自己的镜头故事。这些故事汇集起来,就是一个立体的新青川!
图为获得省摄影家协会颁发聘书的辅导站负责同志合影。
图为省摄影家协会有关同志与辅导站负责同志就工作开展进行沟通部署
省、市、县摄影资源整合,推动中心工作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在四川省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针对省文联今后五年工作,提出了“六大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艺惠民基地建设。推进文艺创作基地及乡村手机摄影辅导站等惠民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美丽新村、脱贫奔康村等相结合,力求合理布局、广泛覆盖、突出特色。
四川省文联扶贫帮扶点在理县佳山村,省文联先后实地调研,帮助把脉产业结构,举办羌绣培训班等方式,以绣花的功夫落实精准扶贫。省摄影家协会则以实用性为原则,发挥行业优势,探索文艺扶贫具体抓手,此次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落户青川县三锅镇,是在省文联“六大行动计划”指导下,由省摄影家协会着力推动,市县乡共同精诚协作的成果。
广元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姚荣杰介绍:“近年来,广元市摄影家协会多次组织脱贫攻坚的采风创作,主办了“百村脱贫记”等摄影展览,并出版了摄影画册,助力脱贫攻坚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组织了‘蜀道文化遗产摄影大赛’等活动,推出了一些好作品,通过与其他城市举办摄影联展、交流展等方式,宣传了广元、推介了广元,在服务中心工作上,广元摄影人一直在行动。三锅镇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省摄影家协会在广元市成立的第一个,让人耳目一新、思路一新,我们广元摄影人多了一个有所作为的平台。”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表示:“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是省摄影家协会工作手臂的延伸,截至目前,省摄影家协会已经在全省建立了11个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这些站点多设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让协会的服务多了一条渠道直达最基层。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盘活了省、市、县的摄影力量,实现了资源整合,让各级摄影组织在服务广大摄影人、摄影爱好者同时,能够助推基层中心工作,在脱贫攻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上有了一个平台和抓手。但成绩的取得还需要各方持久努力,不可懈怠。”
摄影:李燊、严旭明、王治
编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