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洛打则(1985–)男,彝族,文学硕士,讲师,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科研秘书、泸山文学社指导老师,主要担任《专业翻译》、《文学概论》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彝汉双语文学创作与研究,已在《中外文化与文论》、《中国民族报》、《名作欣赏》、《艺术大观》、《民族》(彝文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已出版著作《林木彝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依果觉乡四季吉村》(第二作者)、《当代凉山彝族汉语诗歌意象研究》(第四作者),主编《当代彝文文论选》(待出版);担任第三、四、五届全国大学生彝语文写作大赛评委;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彝文诗学理论体系及其话语生产机制研究”,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凉山彝族传统社会文化的变迁和转型研究”、“彝文传统诗歌大系《彝族克智》研究”、“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双语文学研究”等;论文《“第二母语”与阿库乌雾汉语先锋诗》获得凉山州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作词彝语歌曲《山上的玛薇》获得第十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小学组合唱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