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攀枝花市《英雄城之歌》原创歌曲丛书发布研讨会召开。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戈尔,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付建忠,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猛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行业管理部主任米宇、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郑虎出席会议。市文化馆及市文联相关科室院负责人,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会员代表、歌曲集主创人员等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王猛致辞: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情感的桥梁。攀枝花和谐的文化氛围、多样的文化生活,孕育了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英雄城之歌》原创歌曲丛书正是这种文化气度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三线精神,更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攀枝花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歌曲丛书主编、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杨斌分享了创作、编辑过程中的灵感来源、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以及对城市文化内涵的独特理解。主创人员代表介绍了歌曲丛书创作及出版等情况,与会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歌曲丛书的使用、普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林戈尔对歌曲丛书进行了点评,分析了歌曲的音乐风格、创作技巧、文化价值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他指出,这套丛书突破了传统歌曲集的单一功能,既是音乐作品集,也是城市文化档案,为“音乐+文旅”融合提供了运用创新范本。同时,对攀枝花音乐人提了三点建议。一是作为创作者,创作要围绕主旨,歌颂时代、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等是每个音乐创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攀枝花经济业态转变,但精神是不变的。攀枝花人创造的历史对四川的贡献、对工业的贡献、对钢铁产业的贡献,永远都记忆在我们的心里。二是我们除了歌颂攀枝花,歌颂攀枝花的风土人情,也可以面向全世界。要打开思路,通过感悟一个事件,感悟一个地方,感悟一个民族,感悟一种艺术样式,以此来谱写更多的优秀歌曲。作品不仅是情感的流淌,更是一场严谨的艺术实践,要将“土生土长”的旋律置于更宏阔的文化坐标系中。希望攀枝花的音乐创作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像钒钛合金的熔铸过程,在传统基因中淬炼出先锋表达,在钢钎与键盘的和鸣中找到新时代的创作密码。三是要加强创作和宣传推广。要运用现代智能科学技术,辅助音乐制作与传播,扩大影响力。通过AI技术可以节约制作经费,促进大量纸面作品转化为声音作品;可以制作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形成曲库,供广泛传播。同时要加强网络传播和宣传推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关注网络音乐、短视频等新兴领域,提高原创歌曲的曝光度,让其在更广泛的平台上传播。同时,要注重音乐作品在不同层次上的的包装与推广,通过参加音乐比赛、举办音乐会、签约唱片公司等方式,让原创歌曲走进更多听众的视野。攀枝花音乐创作者要加强跨领域合作,推动“音乐+旅游”、“音乐+教育”融合发展;要立足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新使命,谱写时代新篇章。
付建忠向参与丛书创作、编辑的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希望攀枝花文艺工作者一是要深化主题创作。要围绕攀枝花开发建设六十周年、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工作体系“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二是要创新传播形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并通过举办音乐会、音乐讲座、线上推广等多种方式,让这套丛书走进千家万户。三是要培养文艺人才。要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特别是要关注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四是要推动文艺合作。要加强与省内外文艺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文艺理念和创作经验,不断提升攀枝花文艺创作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文艺与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攀枝花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英雄城之歌》原创歌曲丛书由攀枝花优秀作词家、作曲家联合创作,于2024年年底正式出版,共有四本,分别为《不忘初心》《阳光的记忆》《滋味盐边》和《我家是朵花—杨斌创作歌曲精选》,成为描写攀枝花这座英雄城市历史文化、城市风貌、风土人情的原创力作。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攀枝花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更是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攀枝花文艺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英雄的攀枝花因每一位音乐创作者用音符书写的城市记忆而充满温度,这部作品集不是终点,而是攀枝花音乐新篇章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