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由广安市委宣传部和广安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广安市建设中国曲艺名城暨第四届“音舞剧”双年会活动·“文艺正芳华”综合文艺晚会,在广安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剧院内精彩上演。
晚会在序章——舞蹈《御临烟雨》中开始。随着“红色广安”“风情广安”“艺术广安”“大美广安”四个篇章的依次展开,最后晚会在尾声——歌舞《向往》中结束。
这场让观众意犹未尽的“文化味儿”盛宴,从7月筹备工作启动、到12月中旬正式落幕,对于每一个节目的策划、编导、表演者和最后观看晚会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次时隔两年的“艺术之约”……
如约而至 树立文艺招牌
如果说“音舞剧”双年会是一次与舞台艺术的“约会”,那么今年这场“约会”,已如期顺利赴约。
广安最初为何策划举办这场“约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谢清涛介绍,2015年8月,山西省长治市建成中国首个曲艺名城,这给广安极大的启发和鞭策。“中国曲艺名城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和社会底蕴的‘国字号’文艺品牌,对于彰显城市文化形象、吸聚全国文化资源、丰富文旅服务供给、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谢清涛说,广安历史源流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拥有不可多得的优秀文艺资源。其中,曲艺无疑是广安文艺百花园中的优秀代表。
正基于此,广安市委宣传部、广安市文联自2016年起就深入谋划,策划举办首届“音舞剧”双年会,繁荣和发展全市文艺事业,向“中国曲艺名城”这块金字招牌进军。
“策划举办‘音舞剧’双年会,更重要的是源于一种责任,让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的责任。”谢清涛坦言,加之2015年广安市第一届“书画影”双年展成功举办带来的自信,使得举办首届“音舞剧”双年会的决心更加坚定,“让双年展、双年会互为伴生活动,展、会交替举行,使得广安每年都有一场大型文艺展演机会,这对促进本地文艺事业出人才、出作品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于是,2016年7月,广安市首届“音舞剧”双年会应运而生。为树立“‘音舞剧’双年会”这个文艺招牌,广安于2018年10月举办了第二届、2020年10月举办了第三届、今年12月举办了第四届……
如今,“音舞剧”双年会已经成为广安市文艺界一张靓丽的名片,是广安最具特色的文艺品牌,其影响力在全省文艺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群舞《战火青春》
精彩连连 打造文艺盛会
12月14日至15日,广安市建设中国曲艺名城暨第四届“音舞剧”双年会活动影视作品评审专场、戏剧曲艺比赛专场、音乐舞蹈比赛专场相继举行,集中反映了近两年来广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等艺术创作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在影视作品评审专场,经过专业评审团队的研究评审,从电视散文、纪录片、微电影、微视频、MV等类型的16个影视作品评出获奖作品。这些影视作品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广安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小品《欢喜一家亲》、单口相声《振兴路上》、曲艺剧《英雄本色》……在戏剧曲艺比赛专场中,各类极具广安本土特色的优秀戏剧曲艺节目精彩纷呈,充分体现出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其作品扎根基层、来源生活,涵盖了戏剧、谐剧、曲艺剧、清音、金钱板、竹琴、小品、相声等艺术种类。
“父亲和我聊微信,聊起村里的新变化,问我啥时候回趟老家,看一看你就知道啦。”音乐舞蹈比赛专场中,《父亲和我聊微信》《向往》《滑竿悠悠》等含有合唱、独唱、群舞、情景舞蹈、音诗画、戏歌等多种形式的14个参赛节目轮番登场、目不暇接。
于16日晚与观众见面的“文艺正芳华”综合文艺晚会,是从戏剧曲艺比赛专场、音乐舞蹈比赛专场中,遴选的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整体编排,打造了一台“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会。
“本届双年会分别评选出影视艺术类奖项、戏剧曲艺类奖项、音乐舞蹈类奖项,共有金奖5个、银奖9个、铜奖14个。”谢清涛说,各类作品围绕实施“四大战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建设中国曲艺名城、经典红色题材发掘创作、“亮山亮水亮文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内容为题材,很好地展示近两年来广安文艺工作者的新风貌、新成果、新作为。
硕果累累 推出文艺精品
“每一届的‘音舞剧’双年会都采取竞赛与汇演相结合的方式,时间长、环节多,可谓是一场艺术‘饕餮盛宴’。”谢清涛说,“音舞剧”双年会不仅为全市文艺工作者搭建了创作展示、作品交流的平台,也极大地推动出人才、出作品、出精品。
事实的确如此。“音舞剧”双年会的参赛作品设置了“门槛”——要求两年内新创作的作品,重在推新人新作,注重艺术性、鼓励原创性;其作品的创作者、编导者(或创编者之一)需是会员关系在广安市级或市属县级文艺家协会及团体会员单位的文艺工作者、或广安籍的文艺工作者,表演者需是在广安本地工作的、或广安籍的文艺工作者,重在培育和推出本土艺术人才。
而多届“音舞剧”双年会的举办,让广安这片文艺“土壤”更富有养分。近两年来,广安文艺“硕果累累”——青年曲艺工作者罗捷表演四川清音《小姑出嫁》喜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青年曲艺工作者许亮表演金钱板《埋名英雄柴云振》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提名;罗捷表演的四川清音《米香粉香》、郑尚波创作的美术作品《六月卯日》荣获2022年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大型原创革命题材曲艺剧《红杜鹃》、大型原创革命题材川剧《信仰》在省市多次演出,受到一致好评;广安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推出原创歌曲《大地作证》《人民如山》《渠江向东流》等,创作文学、音乐、摄影、书画等各类抗疫作品200余件……
“接下来,广安将聚焦大力建设中国曲艺名城、举办广安市第五届‘书画影’双年展、评选第九届广安文艺奖,推动广安红色题材创作展演、组织开展曲艺专场竞演活动、加强渝广文艺协作等方面,让文艺‘土壤’更加肥沃。”谢清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中国曲艺名城工作中,广安将围绕基地建设、作品创作、队伍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提档升级或新建一批曲艺传承基地、曲艺广场、曲艺公园和青少年曲艺传习基地,创作曲艺作品50件以上、力争获得国家级曲艺奖项4件以上,组建四川清音、四川金钱板、四川扬琴、四川盘子等曲艺创作队伍,持续办好“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活动等,力争在2024年6月前,广安所有县市区创成省级以上曲艺之乡,2024年内广安市成功建成中国曲艺名城。
图:郑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