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攀峰计划”摄影人才高研班(王攀导师班)在泸州举行第二次集中授课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3日 15:58 来源: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作者: 江宏景、李玮

王攀5_副本.jpg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攀峰计划”摄影人才高研班(王攀导师班)于8月23日-8月27日走进泸州,这是继第一次集中授课后的第二次创作活动。导师王攀带领着十余名学员,深入长江泸州段两岸的码头、集市等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创作培训和指导。这次创作活动,聚焦了长江泸州段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摄影师、独立策展人王攀带领着学员们冒着酷暑,沿着长江泸州段两岸,深入到了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8月24日清晨,导师王攀与学员们走入兰田镇。一幅生机勃勃的小镇生活画卷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上,各种土特产、农副产品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学员们穿梭其间,用手机、相机捕捉每一个生动瞬间,记录下兰田镇独有的烟火气息。学员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和美好,感受到了泸州这座城市人民淳朴热情的待人之道。长江泸州段,川流不息,流淌的不仅是水,更是两岸人的生产生活,以及见证着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文化。这是一条充满故事的河流,每一滴水都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王攀导师班的学员们深知这一点,他们带着相机,来到市区滨江路,用镜头记录下了这里的一景一物,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来展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主题,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来展现长江沿岸城市与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迁。8月25日,导师王攀与学员走入分水岭镇、尧坝古镇。在这个充满古镇风情的地方,他们聚焦了非遗油纸伞、古镇风情等主题,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展现了油纸伞的独特魅力和传统工艺的魅力。8月26日,导师王攀与学员再次启程,来到了弥陀镇、沱江步道和丰场进行创作。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教学期间,导师王攀会就学员本次创作活动中拍到的照片及现场编辑及时进行点评、分析和指导。学员们认真听取了导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8月27日上午自由采风后,返回成都。

川流不息的长江,流淌的不仅是水,承载着两岸人的生产生活,也见证着远远绵长的文化。学员们用镜头,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创作方向,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展示了长江沿岸城市与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迁。此次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攀峰计划”摄影人才高研班(王攀导师班)泸州之行是一次重要的摄影教学与艺术创作活动,也是四川摄影人才交流与成长的宝贵机会。我们期待每一位学员能够将所学所感融入到未来的创作中,将泸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我们将用镜头捕捉到更多美好的瞬间,用影像讲述四川的故事,传递四川摄影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四川故事,构筑四川摄影的“高峰”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才能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