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四川卷》一审稿修改工作会在四川省文联召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民间小戏”专家组成员、本卷主编李祥林,执行主编黄红军、强华,以及李建中、任虹宇、彭丹等部分编委与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落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审稿组专家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四川卷》第一稿的审稿意见,制定具体修改方案,分工落实修改任务,积极推进本书编纂工作。会前,四川省民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高敏发来书面意见,要求编纂人员依据专家组的意见修改完善书稿,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李祥林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审稿组专家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四川卷》第一稿的整体性肯定以及对稿件存在问题的修改意见。审稿专家组认为,该卷按照大系出版工程的基本要求,编选、收录了四川地区有代表性的灯戏、傩戏、皮影戏、木偶戏、少数民族小戏等,数量和种类多样,戏剧资料丰富,较全面地呈现了四川地区小戏的存在、流传、表演等状况,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集口头说唱和场上表演为一体,艺术上叙述体和代言体混融相间,承载着当地人民群众朴素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蕴含浓郁的民间生活韵味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内容,具备典型的民间口头文学特质。本卷收录的小戏,剧目结构完整,整体符合大系编纂精神和基本规范,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专家审稿结论:予以通过和基本予以通过。同时,专家们也具体指出书稿中需要进一步调整、修改、完善的地方,例如不属于民间小戏范畴的内容不能纳入,部分剧目有待补充,排版格式需要统一,增补艺人小传、方言对照表、音像视频等,语言文字方面等还需再加核实。
针对稿件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修改建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四川卷》编委会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修改方案。会上,与会人员从概述、凡例、图片、剧本内容、附录、后记、格式等方面,逐一梳理领会,并计划按剧本大类划分,分头推进修订工作。通过此次会议,大家更加明确了修改方向,接下来将依据审稿意见和修改方案完善书稿,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