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绵阳市文联赴安县调研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10:10 来源: 四川文艺网

  本网讯 “中国梦”主题文艺活动启动以来,基层文艺发展现状如何?安县文艺创作推进得怎样?在前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后一公里道路上,基层文艺如何与产业对接?安县文艺有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4月21日,带着这样的关切,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培松,市文联党组成员、纪检员吴军到安县桑枣镇文化站、宝林镇调元故里、安县文化馆等地实地调研。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刚参加调研。

  桑枣镇文化阵地完善,文艺人才众多,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在桑枣文化站这个省特级文化站,马培松一行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摄影作品走廊、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书画展厅,并认真听取了情况介绍。桑枣镇以文化站为罗浮山文艺协会的活动阵地,团结镇内文艺骨干,扶持带动一大批新人加入文化阵营。种田的“书美二兄弟”、办文学期刊的“烧烤哥”、音色唯美的“山歌大娘”等成为了基层文化站难得的人文现象。在得知镇文化站需要专业老师对各门类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提升时,马培松当即表示,将用“错峰培训”的方式绕开农忙,用“错时培训”的方式兼容兴趣,不遗余力地解决基层文艺提升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宝林镇是清代著名才子、川菜之父、清代诗人、戏剧家、翰林院大学士,两广主考李调元的故里,并有“一门三进士,叔侄两翰林”的佳话。马培松一行实地察看了调元遗迹和文化遗存,在得知宝林镇抢抓紧邻成绵高速复线的地域优势,致力于突出调元文化品牌,促进产业互动共荣,规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中国高端川菜产业基地和调元故里文化旅游名镇时,马培松对文化与产业联姻的构想表示极大的兴趣,他欣然表示,将充分发挥绵阳市文联的人才优势对宝林镇的发展给予积极的文化支撑。

  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马培松一行分别听取了安县文联、县作协、县摄协、书美协、诗词学会的工作情况汇报和基层文艺发展的意见建议。

  马培松高度肯定了安县文联的工作,他指出,安县文联连续两年蝉联省文联先进集体的殊荣,成绩斐然,实现了全市领跑、全省领先。

  针对此次调研,马培松指出,调研过程即学习过程。调研中,看到了基层文艺的渴望和需求,也找到了文联工作的着力点。安县民生和谐、文艺繁荣,李调元《函海》的编校重刊、二十余部安县精神家园丛书的编辑出版,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文艺的高度重视,2013年初成立的桑枣镇罗浮山文艺协会坚持每周开展活动,现会员数已经达到县级容量,宝林镇在紧紧依托调元品牌,致力于发掘和产业接轨的文化传承,王剑编著的《影像安州》、李涌潜心独创的“形意书法”,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化的大发展已经推着安县文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早地现出在面前。办法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这就是群众路线的魅力,沿着群众路线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要带着一颗诚心,认真听取工作意见,研究好改进途径和方法,积极改进文艺工作;要俯下身子真情服务,拒绝把等级森严的“衙门作风”带进文联;要注重学术“多元化”,有流派不能有帮派,允许争论,在文艺百花园里形成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学术民主;要紧盯文艺惠民的工作目标,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文艺产业化结合起来,将文联工作推向纵深。

  马培松最后指出,安县文联要抢抓政策机遇,用好用活全市文艺奖励机制,让文艺从业者工作得更有价值,生活得更有尊严,用文艺繁荣反哺“五位一体”幸福安县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徐尧)

编辑 安小心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