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贺享雍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作品研讨会在渠县召开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5日 11:58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达州文艺网

为乡村写史 为时代立传 为农民发言

贺享雍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作品研讨会在渠县召开   

 

由达州市文联和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贺享雍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卷一至卷五作品研讨会在渠县召开,图为研讨会现场。
  

本网讯 10月11日,由达州市文联和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贺享雍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卷一至卷五作品研讨会在渠县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副市长吴应刚,市政协副主席郝德恒出席研讨会。渠县县委书记王善平出席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苟小莉主持启动仪式,市文联副主席肖朝萍主持作品研讨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世斌、县政协主席许平等相关领导及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赵明仁指出,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创作,正是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又映衬着这个时代背景。他希望,我省各市州作家,要像贺享雍那样耐住寂寞、坚守崇高、脚踏实地、勤奋耕耘,多为社会贡献既有艺术高度又有群众温度、生态而又健康的精神食粮。各地党委政府在专注经济建设、关注民生的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和支持文学艺术创作,使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他强调,文学艺术家要深入基层群众生活、深研四川厚重文化、深挖巴蜀文明时代价值,努力创作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

吴应刚指出,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提出了把达州建设为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和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全市十二五时期文艺发展规划,出台了恢复“巴渠文艺奖”评选、设立文艺发展专项资金等系列文艺创作扶持奖励措施,为文艺家构建了宽松的创作环境,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巴山、执着文学创作的“巴山作家群”。希望通过《乡村志》作品研讨会的举办,有效激励调动全市作家和文艺家创作出一批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为达州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

苏宁、王琳、邓经武等14位评论家和任芙康、周啸天等30多位作家以及《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四川文艺》等近20家省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了作品研讨。

研讨会上,省社科院研究员、省评协副主席苏宁指出:“《乡村志》系列根植于生活,立意高远,质朴丰厚,充溢着来自民间的乡土气息。”省作协《当代文坛》杂志副主编、作家、评论家嫣然认为,《乡村志》是一部中国农村的“当代史”,不仅是贺享雍个人创作上的史诗性里程碑,而且是四川乃至全国乡土文学书写上一座闪亮的丰碑……大家一致认为,《乡村志》是一部多姿多彩的乡村巨变的“写真集”和一个时代风云激荡的“心灵史”,是近年来中国文坛的一重大收获,是一部留得住乡村记忆的佳作。

此次作品研讨会是市文联在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中参与承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首次被纳入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出达州作家及作品,推介达州文化旅游资源。

据悉,《乡村志》系列长篇小说是贺享雍于2008年开始构思并写作的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当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计划写作10卷,成书约300多万字,涉及到农村土地、乡村政治、民主法制、教育卫生、婚姻家庭、生育养老、打工创业等诸多领域。目前,卷一《土地之痒》、卷二《民意是天》、卷三《人心不古》、卷四《村医之家》、卷五《是是非非》已由四川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并向全国发行。

编辑 春风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