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什邡文联开办留守儿童夏令营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9日 10:23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文/杨伟 图/华晓峰

7月13日-19日,为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由什邡市市文联主办的“留守儿童公益培训夏令营活动”在箭台文驿举行。参加培训的是来自元石镇的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近30人。

本次培训突出两个特色:一是用艺术、国学和体育来滋养孩子;二是授课志愿者除成人外,高二学生担任了此次培训主角。整个培训为期一周,夏令营结束后,9月开始又将每周星期天进行培训。

关注留守孩子是目前社会一个热点话题。怎样关注?怎么关心?市文联“箭台文驿”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国学美术书法  滋润孩子心田

“这7天过得很快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元石箭台村池塘边,习习修竹,幽幽翠树,奇石闲处,乌木挺立。就在这盛夏避暑的好地方,却掩映着一处古朴大气的“箭台文驿”。25个孩子们正襟危坐,贪婪地大声地朗诵着《弟子规》、《将进酒》。

据了解,箭台文驿是由市文联打造建设,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广局、元石镇党委政府等部门共同关心下建成的,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什邡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提升什邡的文化软实力。

“这25个娃娃基本上是留守孩子,从7月13日到19日,“文驿”组织了一个特殊的培训,就是教他们国学、科学、美术、书法、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从精神上给予援助,让他们从小奠定良好的素养,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初衷。”市文联副主席、“文驿”负责人华晓峰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张狄欣、刘洋鳞、廖子菲……这些来自箭台村5至12岁的孩子们,在箭台文驿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弥补了他们另外的缺失。7天时间里,孩子们接触到国学,了解了“地球”,学会了烘焙,走进了新的精神世界。

“这7天我过得很快乐,学到了很多新鲜知识。”在“文驿”进行培训回访时,每一个孩子都表达了对培训的喜悦。


公益培训获认可

据华晓峰介绍,“箭台文驿”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常年开展国学、书法、美术、古琴、茶艺、二胡、手工制作等综合性传统文化课程导学活动。它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的教育理念,以传统艺术为教学媒介,培养少儿的慈悲心、恭敬心。一批国学、书法、美术、体育、音乐、手工制作等领域的优秀教师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质朴、自然、大度的教学环境给人一种莫能名状的适宜和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中讨论学习,必奏事半功倍之效,让枯燥的学习过程愉悦而敞亮。

公益培训滋润着留守孩子们的心田,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市文联主席肖科认为,开展这样的公益活动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开办讲座,组织文艺学习、引领阅读等方式熏染乡村,提升新农村的品味。特别是尝试致力于少儿培养,奠定他们在文学艺术、国学修养、审养趣味、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基本美学基石。也是文联系统以文艺进乡村等“文艺五进”为载体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青青荷塘溢芳香。不久,新一期公益培训即将开场。

(编辑 安小心)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