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全国百余名艺术家赴革命老区巴中开展文艺惠民活动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 15:10 来源: 巴中文艺网
作者: 文/任薇 岳鹏 图/线条

全国百余名艺术家赴革命老区巴中开展文艺惠民活动

——中国曲协、省文联组织艺术家赴革命老区巴中开展采风创作暨文艺惠民演出活动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激发人民创作活力,繁荣群众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月22日至28日,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150余位艺术家赴巴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暨文艺惠民活动。艺术家们七天六夜深入老区基层,为当地群众送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盛宴。此次活动由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曲华江,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率队。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冯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侯中文,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映等领导先后陪同和看望了文艺惠民活动的艺术家。


  文化惠民演出掠影

  22日至28日,赴巴中参加文艺演出的艺术家们分别在南江县、通江县、恩阳区、巴州区开展了5场文艺演出,为当地群众带去了无数欢乐。


    南江光雾山镇:为了演出精心筹备

  23日早上8点,清晨的光雾山镇还弥漫着清冷的气息,而光雾山镇广场却早已聚满了前来观看演出的群众们。几十位演员在搭建的舞台上走位、合演,为10点钟开始的惠民演出作最后的准备。

  “好,下一个节目,音乐,起。”整整两个小时,执行导演付修林手拿话筒,一边指挥节目排演一边纠正一些小问题。他告诉记者,这些演员来自全国各个不同的地方,特别是歌曲演唱者与伴舞者,很多都是第一次见面,所以需要进行合演。同时,演员还需要熟悉舞台,歌唱者需要熟悉话筒等,所以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昨晚我们就排演了一部分节目,排演到10点才结束。”

  早上6点,天还没亮,演员们就开始洗漱、化妆、换服装。何琪是前进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她告诉记者,并不觉得演出辛苦,相反,能够在老区观众面前展现自己,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来到巴中,为当地群众表演。”

    通江王坪村:等待开场耐心十足

  “我来了两个多小时,就等节目开演。”在25日的通江县文化惠民演出现场王坪村,村民赵二玉对记者说,演出还未开始,他就早早守在了舞台旁边。“虽然现在一年也看得到几次演出,但每一次都非常期待,因为这些节目都是我们老百姓喜欢看的,等多久都值!”

  “晓得今天这里有表演,我们早早地就出发了。”同样早到的还有61岁的赵怀芹,她告诉记者,从自己家到王坪村要走半个多小时,为了抢占更好的观赏位置,一家人早上8点多就出门了。“家人都来了,毕竟在我们农村看大型演出的机会很少嘛,都想来看看。”赵怀芹笑着说。

  “听说节目是中央组织的?”60岁的郭文群感叹道,现在社会好哦!政策也好!晓得我们老年人喜欢热闹、喜欢看演出,村镇干部免费带我们看节目。郭文群乐呵呵地说,“这么好的节目,就算不免费也要早点来看!”

    巴人广场:观赏盛会精彩连连

  凭空变出鸽子,将撕碎的报纸还原,奇妙的魔术表演看得观众目不转睛。令人眩目的川剧变脸,技艺精湛的杂技艺术,唱腔优美的含灯大鼓,逗得人捧腹大笑的小品和相声……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引得场内观众连连喝彩。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郭达的现身,更是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原本我是听说郭达要来,才来看节目的,没想到好看的节目这么多,真后悔没有早点过来。”市民刘仕群说。

  “这些节目真是很好看,办得太好了,希望以后他们多来几次!”39岁的市民虎良红说,当被问道最喜欢哪个节目时,她的小女儿抢声回答,“最喜欢那个魔术,太神奇了,我以后也想去学魔术!”

  盛大精彩的演出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还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自上海的宋先生说,自己本来已经结束了在巴中的旅行,但听说第二天晚上在广场有文艺演出,还有郭达要来,于是和同伴商量,推迟了回家的时间。“迟一天回去也没关系,节目很好看,我们都很喜欢。”

艺术家采风

    七天六夜艺术家采风巴中最基层

  10月23日,秋日的光雾山下起了绵绵细雨,云雾缭绕,山色朦胧。山间深红浅黄的红叶衬托着光雾山的美,一路上看醉了前来采风的艺术家们。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这一刻。记者看到,其中有几位艺术家还当场拿出了速写本,用画笔将美景勾勒于纸上。

  “虽然天空下雨了,但山中云雾缭绕,山非山,云非云,有一种特别的诗意,这对我们舞蹈创作很有启发。”惠民演出执行导演付修林说,“到巴中基层采风,更重要的是向老区人民学习,获取精神养份,在未来的创作中,会有更多的动力和更丰富的创作资源。”

  美丽壮观的光雾山、瑰丽神奇的诺水河溶洞、富有民俗特色的恩阳古镇、红色文化浓郁的将帅碑林……在这七天六夜的时间里,艺术家们亲身走过巴中一个又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地方,览一方山水,体验风土人情。

  “这几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巴中人民的友好热情,观赏到了这一方红色土地上的秀丽风景,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采风活动。”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朱常棣感慨地说,“巴中的山好水好风光好,人情味儿特别浓,以后我还要来采风,把祖国如此壮丽的山水画出来,共享给大家。”

    4场书画创作笔会留给老区数百幅艺术精品

  铺一页宣纸在案,笔握手中,或细细勾勒,或豪气挥洒……

  在书画创作笔会现场,画家们纷纷将白天看到的美景画于纸上。浓墨重彩的山水,万紫千红的牡丹,灵动飘逸的仕女……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跃然纸上;书法家们则运用精湛的笔墨技巧,创作出一幅幅形式新颖,文质兼美的作品。

  在艺术家采风期间,我市共开展了4场书画创作笔会,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为老区留下了数百幅艺术精品。

  “作为艺术家代表团,大家更多是想把我们的书画作品送给老区,把文化养分留给老区。”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美协主席阿鸽说道。

  “当年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并向先烈致敬。”中国美协会员、高级美术师杨云感叹说,“同时我们画家也要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丰富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为老区文化繁荣略尽绵薄之力。”

    艺术家不虚此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7天时间里,艺术家一行先后参观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诺水河镇楼子“九大院”、通江银耳博物馆、恩阳古镇等地,实地感受了巴中红色文化与红军精神,并前往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据了解,此行艺术家们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深入群众,送文艺下乡;二是采访采风,创作书法美术作品;三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曲协“结对子、种文化”南江获基层文化联系点授匾

  10月26日,中国曲艺家协会向巴中授予中华曲艺传播基地牌匾。27日,又授予南江县“结对子、种文化”基层文化联系点匾额,以助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据悉,中国曲艺家协会通过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实现在基层的文化帮扶,南江县是其唯一的基层联系点。近几年内,中国曲协还将有计划有重点地组派有关专家、艺术家通过开展专题曲艺培训研讨,驻村采风创作,送欢笑到基层文艺志愿演出,建立曲艺培训中心、曲艺小屋等方式进行文化帮扶,助力巴中文化建设与发展。

  现场花絮

    第二次来巴中郭达坦言:发展很好变化很大

  “今天和她来约会,见面先把暗号对,网上征婚对象,哎,但愿能成天仙配……”10月26日晚,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郭达表演的小品《某男某女》,可把革命老区的群众逗乐了。

  这并不是郭达的第一次巴中行,13年前他就来过巴中。“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巴中是一个边远的贫困山区,这次过来原本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是到了巴中之后,才发现巴中发展得很好,跟过去差别很大。”他感慨地对记者说,“革命老区巴中的发展欣欣向荣,充分展现了我们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4场变身5场只因群众太喜爱

  继南江和通江两场文艺演出后结束,26日上午10点半,演出团在恩阳进行了第三场文艺演出,这也是临时加演的一场演出。

  “我们原计划只打算在巴中开演4场,但是观众反应很热烈,为回馈老区人民的友好热情,所以临时决定在恩阳加演一场。”惠民演出执行导演付修林说。就在当天晚上,演出团还在巴州区巴人广场开展了第四场演出,27日又在南江光雾山镇广场开展了第五场演出。“虽然时间很紧凑,但是演职人员都很积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场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进行自我调节,为下一场演出做准备。”付修林说。

(编辑 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