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达州举办梁上泉文艺创作七十周年研讨会 《梁上泉文集》首发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09:24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吴星辰/张飞/龚兢业/郝成彪

文坛常青树巴山不老松

——《梁上泉文集》达州首发式暨梁上泉文艺创作七十周年研讨会在达州博物馆举办


达州籍全国著名诗人、剧作家、书法家、《小白杨》歌词作者梁上泉先生在其从事文艺创作7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梁上泉文集》及《梁上泉评传》,这是中国诗坛的喜事,更是达州文坛的盛事。为褒奖先生创作之业绩,学习先生之优秀品格、艺术精神,激励达州诗人、作家创作热情,不断推出精品力作,6月17日,《梁上泉文集》达州首发式暨梁上泉先生文艺创作七十周年研讨会在达州博物馆隆重举行。   

活动由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达州市文联主办,达州市诗词协会、达州市作家协会、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承办。著名诗人、剧作家梁上泉先生,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梁上泉先生夫人蒲心玉女士,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陈绪科,达州市政协副主席郝德恒,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常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外宣办主任、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冉长春,市文联主席丁长兴,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谢军,市文联副主席肖朝萍出席活动;达州籍著名作家田雁宁、张建华赴会祝贺;市级相关部门、市诗词协会、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通川区相关部门、达州市相关学校负责人,以及市内部分优秀诗人、作家,文艺界人士、新闻记者等80余人共襄盛会。   

梁上泉先生分别为达州市图书馆以及七个县(区、市)图书馆、巴山书画院、大巴山诗歌陈列馆,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市第一中学、达州中学、达州市高级中学、通川区第一小学等学校,通川区北山镇等有关单位赠送了文集。同时,与会人员都获得了梁上泉先生赠送的一套文集和一枚梁上泉先生从事文艺创作七十周年纪念封。

常荣在首发式上致辞。充分肯定了梁上泉先生在诗歌、戏剧、书法、创作取得的成就以及七十年来的创作、七十年的辉煌为达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文化自信、文化担当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梁上泉文集》(七卷)共收录梁上泉先生从事文艺创作七十年以来所创作的4000多件作品、300余万多字,内容囊括诗词曲联、新体诗歌、歌曲、歌剧、影视文学剧本、散文、书法等多个门类,是梁上泉先生创作70年来辉煌业绩的展现,更是先生一生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他不辞辛劳,将其这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从山城重庆亲自运送至达州,又为大家一一赠送,让与会人员备受鼓舞,倍加感动。

首发式后举行了梁上泉先生文艺创作七十周年研讨会。先生讲述了创作经历及体会,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已是85岁高龄的梁老,虽然身名显赫,享誉文坛,但却特别低调谦和。梁老自谦说:“自己搞了70年文艺创作,我从来都是有什么需要就写什么,快板、曲艺、歌剧都有。这次出文集里面包含了剧本、诗歌、歌词,很多人问我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什么都干,我只想说我是‘文艺打杂工’,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人民的需要、听众的需要,能满足这些我就很高兴了。”

达州籍著名作家张建华、田雁宁,四川省诗词协会副主席、达州市诗词协会主席杜泽九,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藻,达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邹亮,达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市文化馆馆长方江,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杜松柏,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清江,市诗词协会副主席朱景鹏,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龚兢业等对梁老的艺术人生和文艺创作开展了热烈讨论,对先生的人品、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蒲心玉女士致答谢词。研讨会并提出了达州成立“梁上泉诗歌奖”的建议。

梁上泉出生于四川达县北山乡(现通川区北山乡),祖辈都是纯朴的农民,大巴山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他,红云崖清冽的泉水养育了他,从小他就养成了勤劳、善良、耿直的性格。梁上泉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以他高尚的情操、勤奋的创作、丰硕的成果影响着几代人。据了解,梁上泉从小便深受民歌民谣和古典诗学的熏陶,而十余年的边疆生活更是开阔了他的视野。梁上泉先生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创作了包括诗集《喧腾的高原》《山泉集》《不老草》,歌剧《红云崖》,影视剧《神奇的绿宝石》,歌曲《茶山新歌》《我的祖国妈妈》《小白杨》等在国内广为流传的文艺作品。梁上泉先生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日、法、俄、意、阿拉伯、马来文等刊行,国内外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均有专节论述。他是中国文坛的常青树,更是达州文坛的不老松。他坚定的理想和信仰、不懈的奋斗与探索、丰厚的著述和作品,以及对人民、对祖国和家乡的挚爱,形成大巴山一座不可撼动的文化地标,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和尊重。

据悉,由传记文学作家郭久麟创作的《梁上泉评传》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评传分上下两篇,共20章,50多万字。该书创造性地运用了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把传和评结合起来,不仅讲述了他与戏剧大师曹禺、作曲家施光南、《小白杨》演唱者阎维文等人之间的故事;还披露了梁上泉创作《小白杨》背后的故事,也收录了梁上泉与爱人蒲心玉之间的往来书信。该评传还按他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门类,对其诗集、歌词及书法艺术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评价,让读者在阅读时跟随作者走进梁上泉的内心,了解他丰富的情感世界。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