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元市文联围绕文化精准扶贫及脱贫攻坚工作,对照省文联2016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对子、种文化”文化扶贫任务,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农村、企业、社区,广泛开展慰问演出、采风创作、文艺支教、辅导培训、展览展示、艺术品捐赠、“结对子、种文化”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扶贫行动,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精准开展文艺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统筹推进 突出文艺扶贫针对性
重点放在偏远贫困和有需求、有意愿的地区。市美协赴旺苍县开展美术创作指导和培训;市曲协走进利州区雪峰小学指导该校“六一”文艺晚会并展演;市剧协先后到苍溪县龙山镇中心小学、剑阁县元山小学、万达中学等开展戏剧知识进校园活动;市舞协前往朝天区开展调研座谈;指导苍溪县创建省摄影创作基地、旺苍县、昭化区创建省美协写生创作基地,并一举创建成功。重点放在基层一线,先后利用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庆,组织文艺家到学校、医院、企业、乡镇、农户等一线对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慰问,送出文艺演出50余场,送春联、“福”字等书画作品600余件,拍摄打印赠送“全家福”、“幸福照”300张。重点放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5.12”地震重灾区。争取省文联组织100余名知名书画家、表演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分别到旺苍县、苍溪县、利州区、青川县开展了采风创作笔会及文艺惠民演出活动,让基层群众享有了“大阵容、高规格、高水平”文艺果实。
分类指导 提升文艺扶贫实效性
扶贫与服务相结合。为基层提供学习平台,组织艺术家到朝天区宣河乡、鱼洞乡送书画作品30余幅,捐赠文艺书籍200册,现场指导基层书法、美术爱好者。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组织有关人员对全
市地方文化产品及非遗项目珊瑚玉、麻柳刺绣、梨渊石刻、白花石刻、唤马剪纸等进行考察指导。致力于文化品味提升,先后走进城区的皇泽寺、千佛崖,朝天区曾家山、水磨沟,旺苍县红军城、木门会议遗址等景区和四县三区乡镇、村组、园区,指导风貌打造和文化氛围营造。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结合文艺进校园,市剧协、市教育书画协会、市摄协、市美协等开展文艺进校园活动32场次,成立戏剧、书法、美术、摄影等各文艺门类兴趣小组并经常性指导。结合文艺进景区,市剧协、市舞协等在节假日坚持开展文艺进皇泽寺、千佛崖等景区50余场次,指导剑门关、昭化古城景区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结合文艺进社区,市舞协、市音协等深入城区大街小巷和四县三区广场,培训广场舞“领头羊”300余名。扶贫与发展相结合。加大对基层农村文艺队伍指导帮扶力度,目前全市90%以上的乡镇建有自己的文艺社团,为丰富基层群众农闲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红白喜事”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立机制 注重文艺扶贫长效性
制订文艺帮扶规划。把文艺精准扶贫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起草的《中共广元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队子、种文化”、文艺志愿服务三大主题实践活动,与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印发文件,明确16个文艺团体及相应帮扶人员和帮扶内容。市文联三届四次全会,把文艺扶贫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十三五”文联工作规划。完善文艺帮扶机制。初步建立“文联主体、协会主抓、责任人员主帮、基层单位主推”的文艺扶贫及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和进度,落实责任到协会到人。完善考核机制,把文艺扶贫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区文联、市级文艺团体和帮扶人员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健全文艺扶贫创作激励制度。鼓励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将文艺扶贫与文艺精品创作有机结合,把精品创作纳入文艺单位扶贫目标管理,作为文艺工作者业务考核,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半年来,全市文艺扶贫作品获国家级以上奖励或入展29项、省级近50项。其中,5件作品成功入展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全省文艺创作美术书法摄影成果展;有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西部书界新秀书法研修班教学成果作品展,有美术作品2件分别入展全国农民画作品展、四川省第五届青年美展等展出;有摄影作品《夫妻》获第十八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花卉动物类金奖;有小品《汇报》获四川省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优秀表演奖;有歌曲《妹打核桃哥帮忙》获省第二届“天籁之音·石海之约”民歌大赛优秀奖;市舞协选送广场舞获第二届四川省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并进入5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