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一个普通的夏日,但在达州文化艺术史册上,注定要留下充满温情和热度的一页。
当天,中共达州市委隆重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特邀一批全国著名文艺家以及基层文艺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为繁荣达州文艺创作、推动达州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达州文化影响力建言献策。
“达州之所以能开、敢开这个会,是有资本的,与当前建设强大的文化中国是吻合的。这也说明达州市委对文艺工作的重视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特邀与会的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副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干等对此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6,达州文艺事业别开生面,掀开新的篇章。
“1+3”展现达州文艺繁荣发展新格局
2016年,“1+3”成为达州文艺界的热词。就在此次市委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一批繁荣发展达州文艺事业的重磅文件出台——
《中共达州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达州市文艺精品项目资助暂行办法》、《达州市“文艺大师”培养计划和“文艺名师”带动计划五年实施方案》、《达州市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体验生活”活动和“下基层普及文艺知识”活动实施方案》。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思路、制定了举措、提供了保障。
为此,市文联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文艺创作项目规划的通知》,结合各文艺门类特点、各地实际,规划一批艺术主题创作项目、重点文艺精品出版项目、重点文艺评论研究项目。组织文艺界重点文艺家制定文艺创作项目并跟踪进度、统计收录。通过实施文艺精品创作规划,各文艺门类创作出一大批充满巴风賨韵,思想性、地方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在作为展示达州软实力的窗口对外文艺交流上、在国家级省级大赛(展)上均取得了新突破。市摄协李开杰代表性摄影专题“诗画”合璧的《西部情诗》摄影作品受邀赴美国洛杉矶尼克松博物馆展出。市美协龙飞携油画《古镇夕照》《意向巴山》等赴欧洲参加“超迴路”2016中国当代艺术柏林邀请展和学术交流。大世纪书画院肖超国画《彩墨葡萄系列》(8件)入展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市科普作协彭万洲童谣《公路修上山》获中宣部等五部委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优秀童谣”三等奖。市曲协谭仕海、谢开君喜剧小品《幸福村的浪漫故事》到天津市参加“天穆杯”全国第五届小品展演角逐获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赵宜炳编剧的小品《郭一刀》赴北京市参加“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总决赛获优秀奖。达川区文联李尚景钢笔画《八零后老妈》入选中国美协“第二届新钢笔画学术展”(四川仅1件)。市剧协宋小武创作的大型话剧《巴国春秋》被列为四川省4个重点签约剧目之一。市书协付国在四川省第八届新人新作书法篆刻作品展中获一等奖。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吕静在四川省首届钢笔画展中获唯一金奖。
达州市各级文艺团体纷纷围绕“1+3”,通过“文艺大师”培养计划(即培养一批本土文艺领军人物,助推精品力作产生,全面提升“巴山作家群”“巴山摄影人”等文艺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文艺名师”带动计划(即通过选拔、确立一批“文艺名师”,并通过“文艺名师”对青年文艺人才的定向指导,形成结构合理、梯次跟进的文艺人才队伍,深入开展“下基层体验生活”活动(提倡文艺工作者坚持植根基层、扎根基层,深入社会改革发展的第一线体验生活,吸取艺术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创作文艺精品)、下基层普及文艺知识”活动(即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文艺志愿活动、文艺展演活动和文艺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文艺的教化功能,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服务群众中不断提高群众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文艺人才),鼓励引导众多文艺家积极投身创作活动,争出精品力作。达州文艺正呈现出“有政策、有阵地、有投入、有效果、氛围好”的“四有一好”新局面。
固本强基开辟达州文艺创作新局面
2016年,达州市文联组织动员全市文艺家用手中的笔、手中的镜头,书写达州创业创造历程,展示达州改革发展成果,描绘达州奇山秀水,展望达州美好明天。达州文艺界以“最美乡村行”“工业园区行”“民俗民风寻踪”“重走红军路”“情系脱贫奔康”等为年度主题重点开展“爱我家乡·颂我达州”采风创作活动。全市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达州改革发展的火热生活中吸取创作营养,激发创作灵感,为达州抒写、为达州抒情、为达州抒怀。
这一年,达州文艺交流研讨活动也火爆异常。“秋高跑马·溜溜知音”川东民歌研讨会、《梁上泉文集》达州首发式暨梁上泉文艺创作七十周年研讨会、发现之旅·肖超艺术创作研讨会、贺享雍《走过去,前面是更好的世界》新书发布会、黄北平刘秀品《巴山猎王传奇》新书签售及研讨会……针对重点热点文艺作品、现象等及时表明立场、表达观点,引领文艺创作导向,营造良好文艺氛围。
“巴山作家群”早就在国内文坛闻名遐迩,新时期雄起再出发,以罗伟章小说《声音史》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贺享雍“乡村志”多卷系列乡土长篇小说相继创作出版为标志。随着北山乡被四川省命名为“特色文化之乡——诗歌之乡”、渠县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歌之乡”、全国性诗歌大奖“杨牧诗歌奖”的设立、“全国乡土诗歌大奖赛暨乡土诗歌创作座谈会”在达州召开、水晶花诗集《大地密码》捧杯“第八届四川文学奖”,把达州这一方诗意盎然的热土建成“中国·西部诗歌城”呼之欲出。
文艺惠民让达州市民饱飨文化大餐
为创新达州文艺发展思路、打开达州文艺创作局面,达州市开展了大量的文艺交流活动。如引进“走向大众·传承经典”四川美术馆馆藏精品巡回展、“清廉四川”文艺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四面风”书画联展等高水平展览及“石叔诚”钢琴演奏会等高水平演出到达州。组织了“延生状态”——川渝高校美术作品联展暨四川文理学院第四届美术作品双年展、“翰墨缘·巴山情”川陕渝三省七县(市)书画联展等。
扎实开展文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的“文艺六进”活动;围绕唱响“中国梦”主旋律,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活动;围绕纪念性和传统性节庆,组织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市书协“送万‘福’进万家”、市剧协“文化暖人心·送戏到基层”、市摄协“拍摄最美全家福”、市音协“送教下基层”已经成为常年性的家喻户晓的文艺惠民活动,市美协“画意巴山行”、市曲协“巴山文艺轻骑兵”等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达州市第四次党代会、达州市人大和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为未来五年达州确立了聚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区域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达州正健步走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区域文化强市”的历史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