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阿坝】​“文学阿坝走向”研讨暨“阿坝作家书系”首发式在成都举行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0日 08:57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阿文

4月23日,“文学阿坝走向”研讨暨“阿坝作家书系”首发式在成都隆重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州委书记刘作明,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主持专题会议。阿坝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致辞。阿坝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杨星介绍介绍阿坝文学发展概况。阿坝州人大主任谷运龙,《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赵晏彪,《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散文选刊》杂志主编葛一敏,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评论家霍俊明,以及《四川文学》、《星星诗刊》、《当代文坛》负责人及省作协各处室负责人和众位教授、专家和文学评论家共8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暨首发式。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阿坝州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阿坝州文联、阿坝州作协联合承办。活动旨在通过“文学阿坝走向”研讨和阿坝州8位作家作品的首发,及时推出具有阿坝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重点展示阿坝州文学方阵的创作成果和最新动态,科学总结逐渐形成、壮大的阿坝作家群及其文学创作态势、特点与成就,客观分析阿坝当代各族作家的文学创作现状,积极探寻阿坝文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打造阿坝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文学精品,为建设四川文学强省添砖加瓦。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在会上指出,建设四川文学强省,筑就四川文学新高峰,离不开阿坝作家精彩纷呈的文学书写。四川省作协一直把发展民族文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对阿坝作家和阿坝文学充满信心和期待。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州委书记刘作明强调,阿坝州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服务大局,高举社会主义文艺旗帜,牢记使命担当,把阿坝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把准时代脉搏,创作属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建成美丽阿坝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宣传文化部门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探索建立创新创作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文艺创作,潜心创作反映阿坝、宣传阿坝、展示阿坝的优秀人文、风光、历史的文艺精品,为提高阿坝知名度、提升阿坝文化竞争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从阿坝州走出的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此次“文学阿坝走向”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梳理了阿坝文学的历史,阿坝文学取得的成就,以及对阿坝文学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期待。以此为契机,阿来还分享了他关于在全球化时代,文学表达的一些观点。

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星在介绍阿坝文学发展概况时指出,阿坝文学根植沃土,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在队伍建设、作品创作和平台搭建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五年来,阿坝州、县作协会员出版文学作品90余部,已经完成创作待出版的文学作品50余部,200余篇作品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文学期刊发表;2013年底编辑出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工程——文库系列丛书”中的“阿坝州文学系列丛书”7卷;2016年遴选编辑出版包括8部优秀作品的《阿坝作家书系(第一辑)》,民间自发编辑出版的《阿坝文学年选(2015-2016卷)》也即将面世,不断充盈丰富了阿坝州当代文学宝库。继2008年诗集《雪灼》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之后,4部作品被纳入“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多部作品荣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创作优秀作品奖”,全国“岗坚杯”藏文文学奖和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等奖项,树立了阿坝文学的良好形象。

学者、著名作家蒋蓝在对阿坝文学9000多字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岷山属于古昆仑神话体系,阿坝不仅仅是民族走廊,还是古蜀文化的精神大本营。”他认为阿坝文学“置身巴蜀,和而不同”,具有创新精神、诗性精神、兼容并蓄的散文精神和非虚构写作的大地精神四个鲜明的特点。

此次首发的阿坝作家书系(第一辑)共8部作品,其中包括谷运龙的小说集《迁徙》、白林的小说集《仰望雪宝鼎》、扎西措的小说集《摇曳的格桑花》、张翔里的长篇小说《玛曲》,雷子的散文集《天真的梦和羌野的歌》、任冬生的散文集《记住我的姓氏》,康若文琴的诗集《马尔康,马尔康》、文君的诗集《天上的风》。众人以此为契机,就“文学阿坝走向”研讨主题,对阿坝文学的历史脉络、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作了深入的发言探讨。专家学者们肯定了阿坝作家近年来文学创作的突出成果,客观分析了其当前文学创作的现状,并提出各自的文学建议。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