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15日,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董耀鹏,中国曲协副主席、山西省曲协主席马小平,中国曲协研究部副主任杨晓雪,四川省曲协主席林戈尔,四川省曲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李蓉,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院长陈淳组成检查组亲临彭州市,对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彭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创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曹建春,副市长、市创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善彬以及市创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陪同。
检查组一行先后实地深入考察观摩了彭州市实验小学、敖平镇、人民医院自编自演的快板、清音、连厢、竹琴、金钱板等曲艺节目,详细了解检查了创曲工作;通过观看创曲汇报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彭州市创曲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对彭州市创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董耀鹏主席已4次到彭州,认为彭州市创建3年多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体制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氛围营造浓郁,实现了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谈及对彭州创曲工作的印象,他激动地说:“为彭州创曲工作点个赞”。他认为彭州市创曲工作具有“学、干、创、实、效”五个突出特色:
一是“学”,学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决定创建的力度,彭州不但向全国专家请教学习,还组织人员深入到省内外如绍兴、岳池等地取经学习,这种学习的姿态,值得大家学习。
二是“干”,干的精神。彭州具有实干精神,工作从纸质的文件中“走”了下来,将规划措施等落实到行动上,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创”,就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发展、创作作品和精品。彭州坚持做到“三创”,涌现出了很多的曲艺优秀表演人才和曲艺优秀作品。
四是“实”,工作扎实、实在。彭州上下联动、形成了创曲合力,通过会议(动员会、推进会、研讨会、座谈会)、培训指导、活动开展、纳入目标考核等形式,推进各项创曲工作,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绩。
五是“效”,收到了实效。彭州形成了“不是负担是机遇、不走过场见实效”的共识,把创建工作作为打造“文化”名片的有力举措和抓手,地方特色曲艺在彭州生根发芽,蓬勃发展,活动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赢得了人心。
董耀鹏希望,彭州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相关工作,整合资源、形成共识,提升工作凝聚力;要在政策支持、氛围营造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注重实效,结合彭州实际,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创共建“中国曲艺之乡”的良好局面。
相关链接
★ 6月13日,中曲协在彭州市召开“我们的价值观——曲艺走基层”全国百场巡演协调会。来自北京、浙江、河南、山西、广东、四川等地的曲艺界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 5月31日,彭州市少儿曲艺精品节目《小猴子回家》在四川省小牡丹艺术团成立典礼上展演。
★ 据悉,根据中国文联九届六次全委会和2014年全国曲协工作会议部署,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曲艺家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将于2014年8月在彭州市举行。
(编辑 安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