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影视小屋”艺术课堂在成都开讲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1日 17:05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春鸣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

“影视小屋”艺术课堂在成都开讲

 

2014年7月28日——8月1日,中国视协、四川省视协“影视小屋”艺术课堂在成都举行。图为7月29日,电视艺术家为“影视小屋”学员们进行理论讲授课。

本网讯 2014年7月28日—8月1日,中国视协、四川省视协“影视小屋”艺术课堂在成都开讲。省视协组织来自阿坝、甘孜两州“影视小屋”的学生和指导老师30余人来到成都参观学习,我省电视艺术领域王永刚、周康、邹太明、胡彬等专家为他们进行了授课。

7月29日,中国视协、四川省视协“影视小屋”艺术课堂在成都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由四川省视协副主席、秘书长寒露主持。省视协副主席、纪录片专委会主任王海兵致辞。王海兵在致辞中表示,“影视小屋”为藏区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为培养未来的纪录片“川军”发挥积极作用,让四川省的纪录片创作事业后继有人。同时十分欣喜“影视小屋”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活动,得到中国视协的大力支持。他鼓励孩子们要勇敢地追求梦想,认真学习知识,努力让自己成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在艺术课堂中,邹太明、周康、胡彬、王永刚分别从《纪录片编导构思与选题策划》、《摄像机使用基础知识》、《电视摄像的创作技巧》、《电视节目剪辑的基础知识》、《纪录片文稿创作与观摩评析》等多个方面,用渊博、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实践经验为孩子们进行了激情洋溢、深入浅出的讲课。他们勉励孩子们把握机会,认真学习,回去之后不仅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拍摄中,同时当好同学们的“小老师”,把知识传递给其他同学。

艺术课堂期间,省视协还组织孩子们参观天府广场,乘坐地铁,并前往四川广播电视台、康巴卫视参观学习,前往杜甫草堂和锦里,感受人文精神熏陶和成都丰厚的地域文化。虽逢小雨,但孩子们对行程浓烈的兴趣丝毫不减。在参观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活动中,四川广播电视台给与了大力支持,不仅对孩子们参观大开绿灯,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甚至亲自陪同讲解,电视台电视工作者也热情为孩子们解答疑问,现场其乐融融,令孩子们收获颇丰。

图为孩子们在四川电视台演播厅参观。现代化的演播方式和设备,令同学们聚精会神听取介绍。

图为孩子们在四川电视台参观,与电视工作者进行互动。

图为孩子们在康巴卫视参观。

图为孩子们与康巴卫视电视工作者进行交流。

在康巴卫视节目录播间,孩子们与康巴卫视著名主持人启米翁姆用藏语欢乐互动,氛围浓烈。阿坝州红原县寄宿制藏文中学学生泽让华尔丹兴奋地告诉记者:来到电视台参观,我的感受和以前在电视里大不一样,没想到那么小的机器里面,有那么大的秘密,真的太了不起了。还有电视人荧屏前后的辛苦工作,让我明白成功需要倍加努力。

甘孜州康定中学高一学生李德玺表示,在参加培训的3天里,大家都感到很开心。我们学到了视频的拍摄,拍什么,怎么拍还有基本的视频剪辑。更令我激动的是来到电视台参观,这是我来成都以前意想不到的,收获太大了。

孩子们与在藏区家喻户晓的康巴卫视主持人启米翁姆亲密互动。

图为孩子们参观杜甫草堂,在杜甫铜像前听取讲解,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图为孩子们听取草堂工作人员讲解。

图为在杜甫草堂,孩子们现场讨论起了视频创作。

图为孩子们在锦里进行视频创作。

此次成都成功举办的艺术课堂,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电视节目生产过程,接受了文化熏陶,开拓了眼界。据省视协副主席、秘书长寒露介绍,中国视协与省视协正在共同拍摄一部以“影视小屋”创建过程为蓝本,反映“影视小屋”学生学习、成长历程的纪录片。同时,在甘孜、阿坝两州的“影视小屋”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后,省视协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在我省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建立更多的“影视小屋”,惠及更多的孩子,让电视艺术的种子洒向全川。

摄影 春风

编辑 春风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