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以心传情韵天成—四川省音协青年词曲作者培训班小记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9日 09:15 来源: 四川文艺网


2017年9月12日—14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青年词曲作者培训班在绵阳江油开班,此次培训班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举办,不仅是四川省音协努力践行“种文艺到基层”的文艺政策,提高基层词曲作者的创作理念,更是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来自全省18个基层市州音协、省直单位以及成都各大文化制作公司等新文艺群体和绵阳、江油当地的青年词曲作者共约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得到了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文联以及江油市委宣传部、江油市文联的大力支持。

为开拓我省词曲作者的创作视野,提升创作理念,有针对性地对弘扬主旋律的主题创作打开思路,省音协特邀请空政文工团著名作曲家舒楠,火箭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团长、著名词作家屈塬来川开讲。

作为近年来“宏大叙事”主题创作的佼佼者,刚刚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歌曲类作品第一名的作曲家舒楠开讲之初即开宗明义:当你的心和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一起跳动的时候,你的作品才能打动大多数人,才会真正具有传唱下去的生命力。

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曲《追寻》、歌曲《不忘初心》、08奥运会歌《站起来》以及与四川人民真情相牵的《生死不离》,这些广为传唱的歌曲无一不时时处处体现作曲家舒楠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讲课之中,舒楠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我的作品都是长期生活的积淀,是我于山穷水尽之时的神来之笔”。只有通过对各种作曲的技法和技巧的厚积,创作的时候充分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那个“当下”,你才能做到情感流露的薄发。如果离开对基础知识广泛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拿作品时依靠所谓“神来之笔”,那只能是一厢情愿。

著名词作家屈塬则从歌词的音律、意象、精炼程度、格式规范到歌词的体量控制、适应对象、传播方式、气质和操守等方面,循循善诱开启在座学员的创作心智。他讲到:作为一个合格的歌词创作者,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中国文字的魅力。中国文字有其自身的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从中国传统诗词中领略作者表达得意象,充实脑海中的画面感。这样创作出来的歌词就能很好地打动曲作者,进而词曲合一,打动广大的欣赏者。

在屈塬看来,歌词是有生命、有呼吸、有起伏的文学形式。好的歌词首先必须打动自己,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从《传说》、《天路》、《大地》到西部三部曲《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赞歌》,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我们可以感觉到屈塬歌词创作的特点:简洁而有诗意。他谈到自己从写诗到写歌词转变的历程,抒发了“以词的方式达成诗的梦想,以诗的气韵锻造词的品格”的创作感慨。

不约而同的是,作曲家舒楠、词作家屈塬都不止一次强调了“情怀”二字。词、曲创作相通的其实就是情感,把人生的历练、内心的感动写成一首“情”诗,谱成一首“情”歌,词、曲贴合,流传不流传就交给时间去证明吧。君不见我们很多传统的诗歌都是经由时间的沉淀,在缺乏现代传播手段的古时,经过人民的口口相传、大浪淘沙而流传至今吗?

通过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包括新文艺群体人员在内的一大批省内青年骨干创作人才团结到了省音协的周围,他们对“主旋律”歌曲的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引领文艺创作方向的问题上,省音协占领了制高点,肩负起了应承担的责任。

这次培训班的主办单位四川省音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赵小毅在总结中讲到,目前在人们心目中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凡是“主旋律”歌曲就是空洞的口号加上革命式的进行曲。通过省音协这次培训班的有针对性的专家讲座,向我省的词曲创作的青年骨干力量传达了这样一种主旋律创作思路,那就是: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段,包括流行音乐方式在内,用你的内心去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种真情实感,就像创作一首“情歌”,唱给你所爱的人,唱给身在祖国的每一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融入到歌曲之中,不经意间就感染了所有人。这就是我们音乐人创作“主旋律”歌曲的正确方式,也是传播正能量的应有之义。

正所谓:专注用心用情,音韵自然天成。(米宇)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