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相约彭州”第四届涪江沱江两江流域四市二十五区(市、县)书画作品联展在成都彭州市丹景山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共彭州市委宣传部、彭州市文旅局和彭州市文联联合主办。来自两江流域四市二十五(市、县)的文联负责人及近百位书画家,齐聚丹景山,欣赏牡丹美景,领略彭州风光,宣传和弘扬天府文化。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凯,成都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吉祥,中共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米兰佳等出席了开幕式。
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米兰佳在开幕式上,代表彭州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辞;成都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吉祥代表成都市文联致辞;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代表四川省文联讲话并宣布“书画联展”开幕。书画联展不仅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事,更是四川省涪江、沱江流域区市县携手奋进、共谋发展新篇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四市二十五区(市、县)的书画艺术发展、创新、繁荣提供了良好机遇。此次联展对活跃广大群众文化生活,营造高雅健康的艺术氛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天彭古蜀源,仙居牡丹乡。彭州,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属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交通网络便捷,是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四个新型中等工业城市之一和龙门山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区域。彭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自然景点众多、人文风物独特,拥有“牡丹故乡、避暑天堂、五教汇聚、地质奇观”四大旅游资源和“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几大国家级旅游品牌,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称号。
彭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一蜀文化、牡丹文化和宗教文化。牡丹作为彭州的市花,已成为这座西南山水之城的标志。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有“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的赞誉。彭州牡丹尤以悬崖断壁皆生之野趣享誉中外,与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齐名。
近年来,彭州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先后荣获“2015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强”和“国际友好城市战略发展奖”等称号。当前,彭州上下正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按照“北改”和“西控”要求,推动实施“一三三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北部门户和区域中心城市,为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开启美丽彭州建设新篇章。
天彭牡丹历史悠久,丹景山历来就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宋代诗人陆游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天彭牡丹谱》,称牡丹在蜀,天彭为第一。唐代诗圣杜甫、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才子李调元,以至近代画坛巨匠张大千、陈子庄等文化名人,都曾到过丹景山游历,并留下了很多的诗文佳作。在这璀璨的艺术面前,踏着新时代的坚定步伐,沿着历史的长河,充满自信往前走,让古老又年轻的“涪江、沱江两江流域”焕发出更加崭新的活力。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涪江、沱江,血脉相连。这一文化板块,西邻岷江,东依嘉陵,并行川中。自北向南,越山区,过丘陵,润平原,名城接踵,重镇连绵,物华天宝,文化璀璨。这次书画展,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这是“两江流域”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此次巡回参展的书画作品,都是描绘“两江流域”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佳作,尤其是在彭州举办,进一步彰显了天彭牡丹的妖娆之美和山野之趣,扩大了天彭牡丹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将让参观者感受到天府文化的灵性和厚重,见证到“两江流域”发展的坚实脚步,领略到天彭牡丹的芳姿尊容。这对提升“两江流域”的文化文艺水平,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兴盛,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涪江、沱江两江流域”区市县将以此次书画展为契机,在四川省、成都市文联的带领和指导下,全面加强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的对接联系,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艺术领域、开展更为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共同谱写“美丽、和谐、幸福”的艺术新篇。(周汝贵)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