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23日,泸州市美术家协会联合泸州市诗书画院、泸州市青少年宫、泸州市关工委文化专委会、小荷花艺术学校走进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的观音桥小学和水潦彝族乡的岔河村小学开展开展“情暖童心”美术进校园活动。
观音桥小学地处山坳风口中,常年气温比平地低,当地有着“水往四边流”的说法。目前全校有68名学生4个班级,其中苗族占1/3,留守儿童就有1/2。学校条件相当艰苦,本月22号才通自来水,孩子们才喝上干净清洁的水。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校3点前就要放学,所以孩子们的艺术学习机会比较少,造成山区孩子知识面窄,相对城市的同龄孩子,有三个年级的差距。
水潦彝族乡岔河村小学地处四川最边远的地区,现有189名学生,教师10名,学生98%为彝族,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98%。因上学路太远,有的学生在上学路上单面就要走近3个小时,所以放学时间早,青少年宫课基本没有条件。
艺术家们为学生们送去绘画工具,并现场指导学生们绘画技巧,让在场的学生们享受到了一份难得的“文化大餐”。对于各位艺术家能到这么艰苦和边远的山区学校来,两所学习师生表示泸州市组织的“美术进校园”活动,给孩子们一生带来的影响力是无穷的,让孩子们在人生启蒙、心智开发、做人做事、学习上的影响是非常大,从心底感到欣慰和感谢!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的成长关乎着国家的未来。美术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通过绘画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切会使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美的感受。通过举办“送美术艺术进山区少数民族学校”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泸州艺术家响应“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的号召,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下基层开展送美术艺术活动,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作品,描绘出中国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而不断努力!(赵敏)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