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到8日,由《四川文学》杂志社主办,眉山市文联、中共洪雅县委宣传部及县文联指导,眉山市散文学会、《在场》杂志社协办,洪雅县散文学会承办的“云中赏花、写意瓦屋”散文名家走进洪雅县采风创作活动,在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著名文学批评家、原《文学自由谈》主编任芙康,著名作家、《四川文学》副主编杨献平,著名散文家、《人民文学》副编审杨海蒂,著名军旅作家高翎等1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名家齐聚瓦屋,雨里穿林,云中赏花,领略了“人间天台、最美桌山”别样的奇美风光。
瓦屋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最高海拔2830米,古称居山、蜀山、老君山,早在唐宋时期就与峨眉并称“蜀中二绝”,是太上老君升天之地,道教发源地,青羌民族最后留居之地。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咏叹道:“巴蜀风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集雄、奇、险、秀、幽、珍于一身,充满原始、古朴、神奇。苏东坡曾以诗盛赞:“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多年来瓦屋山也被中外游客誉为“水的世界、洞的天下、花的王国、雪的摇篮、云的故乡、动植物的博物馆”。
走进瓦屋山,18位散文名家零距离感受到了中国桌山独特的地质风貌、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及别具特色的人文民俗。钱窝子、双溪洞、兰溪、鸳鸯池、迷魂凼、雅女湖、严道故城等著名景点,全国生态文明村复兴村的传统民居和淳朴民风,极大地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大熊猫、羚牛、杜鹃、珙桐等珍稀动植物,林海、飞瀑、圣灯、佛光等神奇景观,以及复兴山歌和锣鼓等非遗表演项目,成为名家们笔下第一手鲜活的素材。
“我第一次来瓦屋山,弥补了多年在外不曾踏足山门的遗憾。在洪雅这段时间,一路被美丽的生态环境震撼,深深体会到了‘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这句话的内涵。今后,一定还会回来。”高翎在采风中感慨。“瓦屋山奇山秀水,可以让人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感受到一股天地正气。”著名散文家、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彭家河说。杨献平表示,此次瓦屋山之行,是散文作家和旅游景区同频共振,以文促旅、文旅相融的一次很好尝试,令人印象深刻,相信作家们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接下来以散文写意的笔墨,对瓦屋山进一步深度解读和文化诠释,向世人展示散文品质的瓦屋之美。
5月10日,任芙康作为洪雅县文联公益大讲堂第一期的嘉宾,还为洪雅县党政机关、文艺协会的近60名文学爱好者作了一场主题为“杂谈文学”的专题讲座,从基层文学创作怎样突破写作瓶颈及文艺圈现状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沈荣均、王清)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