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电视人走藏区,开展实地考察调研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9日 12:25 来源: 四川文艺网


2018年6月20—25日,由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视协承办的《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情况调查》考察调研在我省阿坝、甘孜藏区正式启动。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化勇的率领下,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视协、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革中央、四川省视协组成的专家调研组一行8人走进了阿坝、甘孜藏区,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六天六夜,调研组长途奔波一千五百多公里,足迹遍及理县、马尔康、壤塘、道孚、炉霍、康定等地,走进了藏区基层电视台、传媒机构,走进了藏区牧民群众家中,以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群众访谈等多种形式,切实调查了解我省藏区广播电视的实际情况,了解藏区群众的收视情况,以确保调研报告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次调研专家团队专业素质高、涵盖广泛,分工明确,大咖云集。他们分别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化勇、中国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李舒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民革中央调研部副主任顾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影视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周宇、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寒露、四川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副秘书长王永刚。

为了真正走进藏区一线,掌握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在四川藏区传播力影响力的真实情况,走到藏区群众身边去了解他们的收视习惯和喜好,调研组的行程可谓是路途遥远、安排紧凑、任务艰巨,还要克服藏区天气多变、道路崎岖、高海拔、低气压、缺氧的调研环境。

在马尔康和康定,调研组分别与来自两州的党委宣传部、州文联、州文体广局、州电视台、市电视台、州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网络分公司的代表进行了调研座谈。“我们希望听到藏区的真实情况,调研座谈重在摆事实,讲问题。”中国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李舒东如是说。在调研座谈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报告,对于关键的信息和数据无不一一认真记录在册,提出的问题也是紧贴实际、切中要害。开完“大会”,专家们还要抓紧时间开“小会”,既要利用有限的时间与当地代表进行交流,回到临时驻地还要集体讨论当天的调研内容,及时形成调研记录。

在壤塘县,专家们不顾当天辗转三地的奔波疲惫,与壤塘县全媒体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全媒体的建设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所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想办法、支招数。

在道孚县冻坡甲村,调研组一行走进当地藏族群众的家中,了解他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硬件条件,询问他们喜欢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当调研组走进12岁的洛登翁青家里时,他正好在家里看电视。面对调研组的叔叔阿姨们,洛登翁青一点也不怯生,非常大方地告诉大家,自己喜欢看篮球比赛、喜欢看电影。当得知小翁青准备报考甘孜州康定中学时,四川省视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寒露阿姨还给他介绍了省视协“影视小屋”落户康定中学的情况,让喜欢影视艺术的小翁青十分兴奋,他告诉大家,自己考入康定中学,一定要加入“影视小屋”,未来做一个“会拍电影的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这样告诉记者,调研组此行既是要真正了解藏区广播电视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为当地广播电视解决困难、发掘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在调研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藏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稀缺且不断流失的问题十分严峻,而“影视小屋”正是能够针对这一症结,为藏区培养“愿意留”而“留得住”的后备人才的一项措施,而且现在也已初显成效。

在走访冻坡甲村脱贫群众时,调研组还发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给藏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藏区地广人稀、语言各异的特点,当地广播电视的全覆盖仍存在很多“疑难杂症”。专家们反复强调,加强藏区文化信息扶贫同样重要,要让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够准确地传达给藏区的群众。

6月25日晚,调研组一行返回了成都。在调研总结会上,中国视协赵化勇主席如是总结道:这次调研非常成功,我们切实了解了四川藏区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状况,发现了很多问题,掌握了很多一手数据资料。四川藏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藏区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稳定有着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四川藏区历来处于“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地位,做好四川藏区工作事关整个藏区乃至全国大局。会后我们将尽快形成调研报告,如实地向党和政府报告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情况,为党和政府抗击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陈超健)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