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四川省音协开展“到人民中去” 文艺惠民到基层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8日 11:12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三土

为积极践行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路线,连日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积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先后在德阳、什邡两地开展了市、县两级音协组织的基层调研,以及当地音乐活动开展情况的摸底调查;并针对基层音乐活动的特点,邀请到原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张惠冬老师为什邡的基层广大声乐教师及声乐爱好者进行了专题培训讲座,以“音乐轻骑兵”的形式,用专业的音乐知识服务基层群众。

8月23日,省音协副秘书长杨小兰一行,来到德阳市文化艺术中心调研。在德阳市音乐协主席冯忠良、德阳市文联干部王礁(同时兼任市音协副主席、秘书长)、以及市音协另外两名同志的陪同下,对德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综合培训设施、市级文化保障措施等情况做了全面了解。杨老师一行对坐落在素有“德阳之肺”称号的东湖山的一片苍翠掩映中的“德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交口称赞。室内明窗几净,室外绿意盎然,杂几声蝉鸣鸟啼,更显清幽,一个难得的孕育艺术匠心的所在。



省音协副秘书长杨小兰与德阳市音协同志座谈


期间,省音协一行还与德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冉晓云进行了亲切会面,双方就德阳市文联在省、市音协下一步共同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将会提供的支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8月24日—25日,省音协副秘书长杨小兰带队送文化到基层,来到什邡市。什邡市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尾部,曾经的08“汶川大地震”满目疮痍依稀在目,如今已是一片生机勃勃之地。正所谓高楼大厦平地起,歌声阵阵唱心意。

25日上午9:00,省音协举办的“到人民中去”音乐大讲堂在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学校大礼堂开讲。什邡市的声乐教师、学生、合唱团员、声乐爱好者等共100余人参加了音乐大讲堂培训活动。什邡电视台全程进行了跟踪录像,并现场采访报道。

原战旗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张惠冬老师就《如何唱好一首歌》进行了讲解。他说,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讲究选曲,再进行有步骤的分析,包括听清旋律、朗诵歌词、确定速度、研究力度变化、拟定演唱方案等等,到最后才是准确与适度完成好作品。现场,张老师还邀请了几位声乐学院进行示范,并当场进行点拨、指导。通过逐句逐段的推敲,一字一音的“抠”,这些学员的演唱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场掌声不断。学员们表示,以前只能在电视上、或者大舞台上远距离欣赏到歌唱家的风采,如今走下舞台,来到群众的身边进行言传身教,学习的机会难得更应好好珍惜。


歌唱家张惠冬老师现场指导


省音协副秘书长杨小兰表示,“到人民中去”音乐大讲堂活动,是省音协长期践行党的文艺方针群众路线的认真举措,只有内心装着人民群众,时刻想人民之所想,才会有动力和方法,把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精神食粮送到他们身边。今后,这样的活动省音协要长期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不枉负音协“党团结广大音乐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这一正确定位。

下午,在什邡市音协主席刘旭华的陪同下,省音协一行来到什邡市元石镇箭台村进行基层音乐组织建设调研活动。什邡市文联、什邡市音协的负责同志以及骨干力量在箭台学堂参加了调研座谈会。刘主席就县级音协的组织架构、会员组成、会员大会的召开、音乐活动的开展等情况向省音协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汇报。他介绍到:由于音乐艺术群众基础的广泛性,什邡市音协在1985年初创之时就有185人,是什邡市8个文艺协会中人数最多的。近年以来,由于作为什邡经济支撑的三大国营企业的转型,目前基层音协面临人才瓶颈。同时,他也表示,基层协会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当地领头人做事的意愿和才能。作为新当选的什邡音协主席,他有情怀和干劲,把当地的音乐活动轰轰烈烈地搞起来。现在,省音协能深入基层,把工作手臂延伸到县一级的基层组织,信息渠道打通了,沟通顺畅了,今后工作起来也就更有方向和底气了。



到基层音乐组织调研


调研过程中,专家张惠冬老师也专门支招,为县级音协怎样服务政府中心工作,更好贴近群众出谋划策。

省音协副秘书长杨小兰在总结调研活动时强调:县级音协作为音协组织架构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在贴近人民、服务人民的文艺路线中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接地气的一环。满足和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其实更多体现在最基层的文艺组织上。省音协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把人民的精神需求传递给上级部门,再把党的文艺惠民政策传递到基层并努力使之落实、接地,充当好二传手,把双方铆紧、铆实,是省音协长期以来的工作目标。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音协组织团结协调起来,加强交流、互通有无,那么在今后四川的音乐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