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自贡市自流井区申报“中国彩灯艺术之乡”迎专家考察评审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6日 16:20 来源: 四川文艺网


1月10日—1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嗣新带队的“中国彩灯艺术之乡”考察评审组一行10人专程赴自贡市自流井区,对该区申报“中国彩灯艺术之乡”的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评审。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四川省民协主席孟燕,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副处长孔宏图,中国民协对外联络处副处长李刚以及四川省民协、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市海天文化公司等相关人员参加了考察。自流井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叶林等领导陪同考察。

自贡市自流井区的彩灯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制灯、赏灯、游灯的传统。自唐宋以来,提灯会、天灯会等节庆活动盛行,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步形成天街灯市。正因如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贡彩灯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演变和创新,形成了有内涵、有深度且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誉。

评审前,考察组专家先后来到自流井区境内的彩灯公园、彩灯博物馆、中国自贡彩灯小镇、自贡海天文化公司等地,实地调研彩灯文化。

评审会于11日上午在中国自贡彩灯小镇——仲权镇召开。自流井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林代表区委、区政府致辞,向考察评审组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在听取叶林的区情简介和有关创建彩灯艺术之乡的工作汇报后,评审组专家依次进行了针对性的发言并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自流井区在加强彩灯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创新、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组成员周燕屏说,首先感谢自流井区领导对彩灯艺术之乡申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其次感谢四川省民协在短时间内,以协会的名义向中国民协形成正式文件,提出申报推荐意见并安排部署后续相关工作;最后感谢中国民协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和推荐,使相关专家赴自贡考察评审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周燕屏感叹千百年流传的彩灯艺术不仅深入人心,而且传承有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自贡境内仅彩灯企业就有700余家,从业人员高达20万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这些都离不开自流井区领导的政策扶持。她认为自流井区已经具备了“中国彩灯艺术之乡”申报的成熟条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孟燕在评审会上简要回顾了省民协与自贡市申报“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工作的过程和渊源,并代表四川省民协特别感谢中国民协、中国民协彩灯专委会以及与会的各位专家对四川申报“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她指出,自贡市彩灯艺术根基深厚,历史悠久,彩灯艺人将彩灯艺术与地域风情、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立足四川,面向世界,彩灯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自流井区申报“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名副其实、众望所归,能够顺利通过最后的评审。最后,她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自贡的彩灯要出高峰作品、经典作品,力争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二是彩灯艺术之乡的申报主体要加强和省市民协的合作和联系,利用中国自贡彩灯这个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更加大有作为。

常嗣新总结指出,自贡市几十万人同时传承、发展、创新一种民间文化,世界少有,这是一个伟大的文化现象。但是,自贡彩灯形式目前还比较单一,如何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彩灯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的政府、艺人不光要有情怀,还要有胸怀,要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要站在国家、国际的最高顶端把彩灯艺术传承下去。

考察评审组的所有专家一致认为:自贡市自流井区彩灯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灯彩产业链。自流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政策扶持与市场培育有效结合,为灯彩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申报“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实至名归。(强华)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