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电视人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1日 15:57 来源: 四川文艺网

“通过走访和调研贫困村寨和彝族群众,我们更真切地认识到了凉山州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广播电视人身上的责任”。近日,在凉山州调研的中视协领导和省视协“四川广播电视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调研结束后与凉山州有关部门进行交流时,说出了这番话。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工作最为艰巨的区域之一。为了准确了解四川广电在凉山州脱贫攻坚中如何发挥作用,四川省视协专门成立了《四川广播电视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对策研究》课题组。7月4日—9日,在中视协名誉主席、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带领下,中视协播音主持专委会主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视协播音主持专委会副主任俞虹,省视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视协播音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寒露等一行7人来到凉山州,连续几天深入到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布拖县拉达乡店子村等,实地了解脱贫攻坚情况,探寻广播电视助力脱贫攻坚路径。

在海拔2500米的喜德县阿吼村,村民们的家中都有了电视机,能够收看到卫星电视节目。同时,创办了村广播“阿吼之声”,用彝语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种植养殖技术和卫生健康知识;在冕宁县鲁坝村,村民的家里能够收看到州台的彝语节目;在昭觉县火普村,调研组沿着习总书记看望贫困群众走过的路,听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习总书记看望彝族群众的故事,就像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在布拖县拉达乡店子村,脱贫后的彝族群众跳起了欢乐的达体舞欢迎调研组。调研组成员也深受欢乐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舞蹈队伍之中……

广播电视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始终是调研组关注的主题。在喜德县广播电视台,调研组专门调看了县台做的彝语节目“你好,明天”,并对县台与对口支援单位什邡电视台联合开办的“彝家新风尚”节目给予高度评价。看到县台在人手少、设备差、经费欠缺的情况下依然全身心地做节目,调研组成员敬一丹、俞虹和寒露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针对调研中看到的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广播电视在覆盖传输和节目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中视协名誉主席、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指出,由四川省视协发起的这个调研课题非常有价值,特别在凉山州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物质脱贫之后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处理好眼前胜利与长远效果巩固的问题,是这个调研报告应当回答的问题。

他说,教育扶贫至关重要。目前凉山州开展的“一村一幼”,让学龄前儿童学普通话、学卫生习惯,这非常好。从小孩抓起很重要。

宣传扶贫至关重要,特别是用民族语言来进行宣传至关重要。首先要能让彝族群众看到、听到广播电视节目,在节目传送方面,要用好移动和电信这两张网。现在新媒体主动要求传统媒体提供内容,我们就要把新闻类、知识类节目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出去,特别是宣传“四好”的节目、宣传脱贫攻坚的节目。

让老百姓愿意听愿意看、爱听爱看广播电视节目至关重要。我们要从彝族群众愿意听愿意看的题材入手,多给彝族群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节目内容,用他们爱听爱看的方式来制作节目,真正发挥好广播电视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方面应当起到的重要作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敬一丹老师、俞虹老师和寒露副主席也提出了建议。

据了解,课题组在完成调研之后,将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广播电视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提供决策参考。(王永刚)

编辑:丁一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